本文作者:莫东鸣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8期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与“新工科”工程教育使得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新工科教育前后的演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以2014年与2022年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比较,从课程设置的演变特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占比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规律,为同类型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新工科;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演变特征;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8-0109-04
一、引言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机械、模具、电子、电气、轻工等行业,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可从事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常用CAM软件多轴加工、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等相關工作。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促进产品设计与加工、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多轴加工、数控设备调试与维修等相关领域的工业化及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使工程教育面临着工程“新业态”的重大挑战,新工科教育的推进,使新工科工程教育背景下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的途径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进而对其专业课程体系也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要求,以适应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变化[2]。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双高建设单位,学院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重庆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振兴战略,按照“以群建院”原则,数控技术专业围绕全国双高学校重点专业群——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关键核心岗位,以模具数字化设计、智能工装设计、多轴编程与加工、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传感器检测与控制、工业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为主攻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打造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本文针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在新工科建设的前后发生的演变进行了特征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另外,人才培养目标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会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不可能千校一面,课程体系的设置将体现出时代的发展,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3]。下面,我们以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来探讨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2014年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装备制造业的数控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从事产品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操作与管理,CAD/CAM软件应用,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测,数控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课程体系开发借鉴德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推进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岗位群实际工作任务,将实际的工作任务归纳整合为78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即除了进行公共基础课的安排,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在“一般零件机械设计中强度、刚度的受力分析与计算”等78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基础上进行设计。
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新工科工程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推广,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对院系7个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则其课程体系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新工科背景下,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多轴(车铣复合)数控编程、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
对比新工科教育开展前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工程教育的推进更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实践的重视则会要求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方面,课程的设置与课时的分配则受行业发展趋势及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影响较大[5]。新工科教育之前,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要求学生掌握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操作与管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测,数控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方面的技能;而新工科教育之后,除了以上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开始对多轴(车铣复合)数控加工中心等的数控系统的编程、连接与调试、质量检验等有了更多要求。因此,在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上必定进行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通过对2014年及2022年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来分析新工科教育推进之后课程体系建设的特征演变。
三、课程体系建设及演变特征分析
(一)课程设置的演变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于1956年创建的重庆机器制造学校;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获批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B档)。2020年以群建院之后,机械工程学院与电气自动化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整合,成为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6大专业。伴随着新工科课程建设,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