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饶素玉 吉利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1期
[摘 要] “双高计划”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决策。就业质量是“双高计划”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设置专业和规模,加强未来人才需求科学研判,提前做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通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契机,从点到面,在建设“专业标杆”的同时做好“就业标杆”,增加高职教育效能,促进高职优质就业。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标杆”;“就业标杆”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141-04
一、前言
2019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197家首批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覆盖了29个省份,总计197所高职院校成为第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的指导思想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1]。面对如此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能够跻身“双高计划”建设之列的高职院校,都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千方百计培养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高职就业质量迈向新台阶。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软实力、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将“专业深化改革”作为基本定位,以“支撑产业发展”“保持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作为质量标准指引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方向。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推动下,高职院校要解决当前就业诸多问题,如离职率较高、慢就业、就业满意度较低等,着力推动高职学生优质就业。学校要主动把握专业群建设契机,构建专业与就业和谐发展,通过双向配合,促进产教融合。多元合作,优化办学格局,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下功夫,以促进就业质量为目标,科学促进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全面促进区域发展、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做出重要贡献[2]。
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的背景研究
(一)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历史成因
高职教育领域的“专业群”概念,源自产业集群理论。该理论在1990年由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其含义是“通过区域集聚,优化生产要素,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而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高绝对竞争力,其目的是追求成本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模式由“规模式”走向“内涵式”,“集群”的概念也逐步由经济领域走进了教育领域[3]。我国目前正处于数字化经济时代,新业态、新行业蓬勃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按供需对接产业结构,以蓝图调整整体布局,看特色合理共建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高职院校应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标杆”,例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护理等特色专业群。与此同时,匹配当地特色经济发展,适应当地特色市场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精准匹配,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健康、持久、高效发展。
(二)国家层面关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政策
在国家高职教育政策层面,“专业群”这一概念最早见于2006年中国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職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此后,“专业群”一词多次出现在高职教育政策文件中。2019年,最为瞩目的是“双高”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及其后续政策文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2019〕8号)。“双高”政策文件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并要求所有申报院校均以“专业群”的形式申报“双高”建设方案。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14号),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就业质量的重要关联
当前,高职院校处于重要发展阶段,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将学校带进专业建设新时代,点亮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新征程。专业建设质量的水平关系到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和众多学子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未来职业定位,研究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促进学校就业创业质量提升,构建科学、有效的提升机制对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成长和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根据“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5],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标准。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6]。因此,通过在学校进行高水平的专业学习,获得高水平职业技能,进而达到高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获得更高质量就业。通过高质量发展专业群机制、制度、评价体系,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高水平就业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