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轨道交通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比选研究

2015-01-03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物流中心的仓储自动化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轨道交通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比选研究 文章来源 ed u.net
    1 工程概况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东城车辆段地处寒溪河东北侧,现状为鱼塘,总处理面积为40.7万m2。车辆段±0.00以下填筑工程设计填筑方量297万m3。
    该工程策划工期为28个月,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9月,竣工日期为2013年1月。
    2 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原设计填筑方案
    原设计4米标高以上填料为中细砂,填筑量约为214.6万m3。砂料从砂源点通过运砂船,由东江过峡口闸进入寒溪河,运至车辆段场地附近吹砂池,从吹砂池向车辆段场区吹填中细砂。原设计按1.2kPa/d堆载速率填筑,每天砂料吹填量约为2.15万m3。
    3车辆段4米标高以上设计填筑方案调整原因
    由于车辆段设计、施工边界条件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主要原因如下:
    1.车辆段东城片区交地滞后11个月。
    2.峡口闸改建期间影响砂料运输。按照原设计方案,峡口闸为填料运输的必经之路。从2010年年底到2012年年底,峡口闸进行改建,改建期间影响正常通航能力,全天最多只能通过40艘容量200 m3运砂船,能提供给车辆段运砂的船只最多只有20艘,每天供砂量4000 m3左右,仅为计划的18.6%。
    4 设计方案比选
    为保证车辆段2014年8月31日前具备接车条件,该工程一期填筑区需于2012年10月30日前完成,车辆段±0.00以上工程于2012年10月进场施工。在车辆段大部分工程用地交地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该工程原设计在寒溪河岸边吹砂填筑的方案远不能满足计划工期的要求,需要对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及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的部分填料、填料运输方式等进行调整,为此进行了三个设计方案比选研究。
    4.1 方案一:(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26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45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要有充足且满足填筑要求的土源。
    4.2方案二:(吹填砂+车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62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填土,44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71万m3中细砂调整为车载,其余38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车载中细砂需中转码头,需协调新建临时码头专供车辆段使用(因现东江码头已被拍卖)。
    4.3方案三:寒溪河吹填砂+东江河内吹砂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1)4米标高以上填筑区域
    17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河内远距离吹填,其余36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2)3米标高以下填筑区域
    19万m3中细砂调整为东江船上远距离吹填,其余27万m3中细砂仍在寒溪河岸边吹填。
    (3)方案可行前提:需水务部门准许在东江河内吹砂。
    4.4 工期调整情况
    上述三个方案一期填筑区开工时间为2011年11月,交工时间为2012年10月,总工期为12个月,均使车辆段±0.00以下工程一期填筑区工期较原设计缩短8个月。调整后,车辆段±0.00以下工程在2012年10月为±0.00以上工程提供进场施工的条件,车辆段在2014年8月底具备停车场条件。
    5方案确定
    从技术、经济、质量、工期、施工组织和实施条件等方面综合比较,经多次调查论证,确定采用方案一,即(吹填砂+车填土)分区填筑实施方案。
    6技术要求
    6.1 填土与填砂交界面技术要求
    (1)填砂区后续填筑若全部采用机械式填筑,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反压保证填筑边坡稳定。
    (2)填砂区后续填砂仍存在吹填方式,土砂交界面需单独处理。场地内先堆填区域可采用放坡方式或围堰方式保证填筑边坡稳定,并在边坡外表面铺设防渗土工膜。
    6.2 填料要求
    (1)淤泥、淤泥质土及耕植土中含有较多有机质,不适合作为车辆段填筑材料。
    (2)填土液限含水率应小于32%,塑性指数不大于12。
    (3)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0mm或者摊铺厚度的2/3,其中综合楼等结构桩区域不应夹杂石方填筑,以免影响后续桩基施工。
    (4)填土分层碾压密实后其重度不应小于18KN/m3。
    7 结语
    大规模场坪填筑工程因施工用地交付滞后影响,为确保按计划工期完工而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比选研究中,综合考虑工程场地周边江河船上吹砂能力、船上运砂通过水闸能力、车填土方来源及运输能力以及工程投资规模等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填筑方案。该设计比选研究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对于珠三角区域类似大型场坪填筑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 ed u.net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