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3-07-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武善超 施文彩 吴薇 刘宝姝 盛春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课程思政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根据当前指导方针结合教学实践以镇痛药吗啡为案例,对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普遍性思政元素进行总结与讨论,对医药院校相关课程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09-04
   课程思政事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广大教师要成为课程思政理念的倡导者、课程思政建设的践行者、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者,共同推动课程思政落地落实、见功见效,要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举措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单元[1],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承担者、实践者与实施者,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因此,对医药院校而言,课程思政极为重要,事关为谁育人、为谁育才。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了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重在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強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加强医学伦理、科研诚信教育,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着力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精神。
   药物化学作为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本科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然而,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本课程有机结合,既能达到理论授课、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能避免“硬思政”,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基于此,笔者根据当前指导方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药物化学课程思政进行探索和实践。统揽全课程,结合镇痛药——吗啡案例,阐述如何在药物化学课程知识的显性教育中,隐性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中,既有特殊性同时又具普适性。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如下。
   一、分析和挖掘课程与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阐明药物结构特征、理化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带头学科[2]。因此,开展本课程课程思政对于培养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优秀人才所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
   首先,保证课程实施依托良好的学科平台,保证教学质量。我校药物化学课程依托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药学平台、药物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开展教学。其次,全面梳理课程内容,合理分配学时,挖掘思政元素。该课程按照内容相关性,将内容切分成了十三部分(实际为十四个章节),包括:绪论、新药设计与开发、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抗生素、化学治疗药物、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激素和维生素,共计50个学时,其中,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外周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章节知识体系尤为庞大,各分配6个学时,其他部分控制在2~4个学时[2]。基于各部分充分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如医学伦理、科研诚信、科学史实、探索精神、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爱国奉献精神、医者仁心、合理用药等,有机、隐性地融入课程内容中。再次,认真选择授课教材。我校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药物化学》,该教材是卫计委“十三五”规划、药学类专业用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材[2,3]。最后,认真梳理授课内容,合理安排思政元素。围绕代表性药物结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等,探究药物研究的一般规律,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教学理念,绝对避免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造成“喧宾夺主”。
   二、分析教学对象所感兴趣的思政元素(学情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面对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能听得进、记得住,因而开展课程思政前要认真分析授课对象,了解学情,制定详细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例如,大部分医药院校的药物化学是在药学本科四年制学生的第5学期开课,他们完成了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药理学、生理学在内的药学和医学相关基础课程,为药物化学的授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缺乏科研经历和思维,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基于学情分析,教师大致掌握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就会发现学生对科学发展史、科研创新等思政元素更感兴趣,因而重点加强以上元素在教学设计中的融合,尤其是统揽全课程体系建立详尽的具有可行性的思政元素案例集等。
   三、明确教学目标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
   明确了前两个要素后,还要根据教学大纲中制定的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思政服务教学目标。以授课内容“镇痛药——吗啡”为例,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及可融入的思政元素有:吗啡的发现与发展(蕴含科学发展史、史实教育、发展规律等思政元素),吗啡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科学事实、辩证思维、一般性与特殊性等思政元素),吗啡的毒副作用(创新能力〈如何克服毒性〉、合理用药等思政元素),吗啡的结构优化及构效关系[2](总结、特殊性与普遍性的思政元素)。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