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苏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4期
[摘 要]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国际中文教师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尝试对其研究成果做出回顾与梳理,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2003—2021年CNKI收录的有关国际中文教师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热点聚焦在: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孔子学院相关的国际中文教师、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等方面。最后反思了该研究待完善的地方,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 键 词] 国际中文教师;可视化分析;CiteSpace;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21-04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我国对外开放总布局的不断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呈现多样化蓬勃发展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已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设23个鲁班工坊。①目前,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国际中文教师作为其重要支撑部分直接关系到国际中文教育的质量,是国际中文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中文的国际推广与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中文学习热潮的来袭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中文教师的研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优秀成果不断涌现。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以便更清晰地了解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并做出反思与展望。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采集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知网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对国际中文教师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采集
基于CNKI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设置检索主题=国际中文教师或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时间设为2003—2021年。检索后剔除无关文献,最终收录1072篇(期刊文献760篇、博硕论文312篇)。文獻检索后,综合运用CiteSpace和知网文献计量对采集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得出数据。
三、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分布情况
(一)年度分布统计
对每年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CNKI将2003—2021年国际中文教师相关研究的年度发刊数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看出在不同时期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关注度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分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发展脉络,我们把该领域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研究阶段(2003—2009年)如图所示2008年之前,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关注度一般,该阶段研究多以知识和能力的描述为主,总共发文72篇,年均发文量约10篇。(2)全面探索阶段(2010—2014年)该阶段发文量呈快速发展趋势,研究视角较丰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并引入实证分析,这期间发文量总共405篇,年均发文量约81篇。(3)新时期深入阶段(2015—2021年)如图可知发文量较之前时段呈现平缓且稳定的增长,总共发文595篇,年均发文约85篇,该阶段研究更加凸显时代性特征。
(二)文献期刊分布统计
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发展空间往往通过期刊载文量的分布情况得以体现。笔者整理了国际中文教师研究领域载文量前10名的期刊,见表1。
如表1可知,该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国际汉语教育》等国内知名期刊。
(三)期刊被引频次分布
文献的被引频次与其学术价值呈正相关,高被引往往是用来衡量学者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因此,笔者对CNKI国际中文教师研究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取被引量前20的文献,见表2。
如表2所示,20篇文章中有8篇以师资培养为主题进行研究,4篇聚焦孔子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还有8篇分别从国际中文教师标准、跨文化交际和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四、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是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共同探讨的话题。关键词能起到直观表征文章主题内容的作用,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国际中文教师研究中关键词进行分析,梳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相关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整合,运行后生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如图2所示。
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明各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关键词的节点与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呈正相关。运行CiteSpace点击nodes进行运算,提取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数据如表3所示。
关键词中心性数值越大则说明该主题越处于研究的C位,关注度也相对越高。结合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的分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热点主题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研究
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一直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