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分析小城镇过境公路安全隐患的对策

2015-01-1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物流中心的仓储自动化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中国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分析小城镇过境公路安全隐患的对策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90年代以来,在“要致富,先修路”的主导思想的带动下,调动了地方政府建设地方公路的积极性,建设了一大批大量的小城镇过境公路。这些过境公路在布局上大多采用穿心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能够起到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然而,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城镇商业的繁荣,却带来了很大的负效应——交通事故的频发等。
    1.小城镇过境公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公路网规划
    公路网规划[1]是国家或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公路网的中长期规划,因此对过境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影响较大,时间相对较长。小城镇作为公路网规划的一个结点,其在公路网规划中的地位,直接关系着过境公路的等级规模及大致走向,尤其是过境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决定了过境公路的安全性能。
    1.2小城镇的区位与形态
    小城镇区位是城镇本身所具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河流、交通等地理要素,以及小城镇与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客观事物的总和。[2]除非发生大的自然变化或人为变动,一般说来,小城镇的区位条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同区位的小城镇,通过的公路数量不同。受此影响过境公路与城镇道路网的衔接不同,当衔接不当时,会给过境公路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3交通特性
    交通量的大小和组成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小城镇的规模和繁荣程度的不同会造成城镇人口出行方式的不一样,一般有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道路两旁摊点,商店的设置会造成人行的穿梭和车辆的停放;过境的车辆有卡车、货车、客车和农用车辆;过境公路使用者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在这种交通特性下,各种车辆之间产生的速差很大,如果对此不加以限制,对过境公路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1.4 安全管理设施
    过境公路由于其等级和投资规模的限制,导致其安全设施缺乏,管理制度松懈,如标志标线、限速标志、红绿灯的缺少以及后期养护管理方面的不足。这种现象人为的造成过境公路的安全隐患。
    2.小城镇过境公路改安全善措施
    2.1合理选择过境方式
    (1)绕城过境
    过境交通在城镇交通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境的车辆对道路的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把过境公路迁至城镇以外,采用绕城过境加支线的方式与城镇相接,不但解决了城镇与外界联通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相互影响带来的安全隐患。
    (2)擦边过境
    过境交通在城镇交通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小的,相对而言,其和城镇产生的相互影响比较小,同时对城镇的局部发展能够起促进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过境公路应该处在城镇的某一侧擦边而过,不必处在城镇外侧,这样设置后,从城镇发展的角度看,还可以带动沿线两侧的发展,从而带动城镇的均衡发展。
    (3)渐变过境方式
    过境交通在城镇交通构成中所占比例不大,而且在经济条件和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如果选侧绕城的话,其产生的效益不是很大,不利于城镇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渐变过境方式,既“擦边——穿心——擦边”的模式。待城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把过境公路外迁到城镇之外,把原来的道路转化为内部道路,这样做既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又保证了道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2.2合理选择过境公路与城镇道路的衔接方式
    衔接道路作为城镇道路与过境公路的过渡段,对驾驶员的行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保证安全行驶。但在实际中,由于追求经济效益,使交叉口的形式和位置不合理,比如平交口设置于小半径弯道、凸曲线变坡点等位置;还有就是平交路口的商业化,从而造成的视线盲区和侧项干扰;再有就是农村道路的接入,使交叉口过多,间距过短等等;这些都对衔接线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应根据城镇的区位和形态合理选择过境公路与城镇道路的衔接方式。
    2.3合理确定城镇过境公路的合理行车速度
    目前我国公路限速值的设计方法是基于建设标准、技术指标、路侧干扰以及地形气候等相关因素,将公路限速设计段预先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限速区段,在每个限速区段实施V85车速调查,在通过V85运行速度计算和交通组成调查分析,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其代表值。将公路限速管理值与V85进行比较,选取与V85相近的值作为初始限速值。
    但过境路与城镇内部道路交叉多,交通设施相对较少,再加上道路两旁商店、市场对人流的影响以及车辆的混杂等等因素。所以,单纯的以传统的方法确定限速值不太合理;因此,依据在不同限速条件下行车速度的变化差和驾驶员心里舒适性来确定限速值相对更合理。
    2.4采用交通静化设施
    交通静化是减少机动车使用负面影响的若干物理措施的组合,以改变驾驶员行为和改善道路中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使用的环境。在过境道路中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不光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还有行人等。所以,这个交通系统所服务的对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而道路静化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点,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层次,实行不同的优先权分配方案,从而保证道路的运行畅通。
    (1)视觉设施
    在道路的转弯和限速地带铺装彩色路面不仅可以美观的作用,还可对驾驶员驾驶员产生视觉的冲击,起到提醒和增强对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者等弱势交通者得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安全性。此外,在铺装中加入耐磨材料,还可以起到防滑和减速的作用,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2)听觉设施
    听觉设施是在行驶中使汽车产生噪声和振动,从而提醒驾驶员纠正行驶行为,避免车祸的产生。如减速振动标线,它是在道路上喷涂专门涂料,经过快速固化形成的突起减速带,当车辆在上面行驶会产生轻微的振动;此外,减速振动标线还具有反光效果,即使在雨天的夜晚,标线也具有较好的可视性。
    3.结语
    (1)过境公路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城镇的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和路网的规划来选择合适的过境方式和衔接方式,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路安全的需求。
    (2)由于过境公路交通特性的复杂,除了运用限速标志外,还应运用交通静化设施以改变驾驶员行为和改善道路中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使用的环境;此外,还应与城镇管理部门联合规范道路两旁的商业行为,减少侧向干扰;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少伟,朱照宏等. 道路勘测设计(第二版)[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任建洲.城镇过境公路技术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