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的探究
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区的范围里如何推进这一课程的落实,自1993年起,我区在这方面做了认真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一定成绩,受到国家教委基教司和省市教委的充分肯定,于1996年1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九年义务教育活动课程实验区。我区这几年主要做了这样一些探讨和实践。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几年来,我们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有关文件和理论,认识到活动课程能否真正落实,前提要看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转变,是否将中小学的应试教育转到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我国要走在世界前列,就必须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有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有什么样的素质,单打一的学科课程,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将活动正式确定为课程,明确指出,“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这是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的观念必须有大的转变。
经过学习,我们认识到:
1.活动课程是国家的法定课程,?要以法规观念来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以必须坚决落实的态度去分析困难、克服困难,执行新课程计划。
2.活动课程是课程,?就必须增强课程观念,按照课程的要求落实课时、教师和内容,就要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管理。
3.明确活动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是一个子项目,但它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教育思想、目标内容、师资队伍、教材设备以及督导评估等等,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才能使其真正落实。
4.明确科技活动是活动课程的重点,?要处理好活动课程全面开展与抓好重点的关系。
二、加强领导、分工协作
正是认识到落实活动课程是贯彻执行国家教委的课程计划,是一种行政行为,所以这几年教育局都十分重视加强落实活动课程的领导,每学期将其都列入工作计划,并有分管局长、分管同志负责。
考虑到这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我区十分注意团结各有关部门对活动课程的落实做好组织分工、科学运作。几年来我区每学期都召开专门会议,对活动课程的落实做部署、检查和总结,各部门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区局普教科,负责活动课程检查,师资的管理,全区性活动安排;区督导室,负责活动课程评估督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区进修学校,负责活动课程师资的培训;区教研室,负责活动课程教材的选编、征订,教材教法研究;区教科所,负责活动课程课题及典型经验的研究;区少年宫,负责提高性的校外活动组织与指导。
几年来,各部门积极工作,推动了全区活动课程的落实。
三、培训教师,建设队伍
活动课程能否正常开出,关键看有无合格的师资。
我区和兄弟区县一样,并无现成的活动课程师资。几年来,我区抓了学校内活动课程师资的调配,抓了区校两级的培训。
目前,我区各校配备活动课程师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个别学校内部挖潜,设专职活动课程教师(主要是科技活动)。
2.部分学校由专职自然教师兼活动课教师。
3.大多数学校的活动课程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
无论何种安排,教师都需进行培训。
我区的活动课程师资培训,注意到“区别对象、区校结合、方法多样”。
1.区别对象
对校长的培训,重点在提高对活动课程的课程意识,使校长在课程安排、教师配备、教材选择和场地器材准备方面保证活动课程的落实。
一般教师的培训,使其重视活动课程,知道如何上,会辅导学生开展简单的科技活动。
骨干教师经过培训,应对活动课程有一定的钻研,能设计活动,指导备课,指导特长学生开展活动。
2.区校结合
区教师进修学校,在校长班、语、数教师继续教育班中,都安排了活动课程尤其是科技活动内容,提高领导和一般教师的科技素质;为培养骨干教师,我区在最近三年连续办了三期提高班,有两天制的,有半年制的,还有一年制的。使用了全国“各类学校的科技活动及其师资培训”总课题组编的培训教材《城市小学科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