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刍议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互动

2015-05-1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刍议课程下的化学课堂互动

刍议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互动

任云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过程,同时又是不可分割的过程。互动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堂互动又分为两种,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即引导与激励,生生互动即竞争与合作。无论是那种互动,都是学生个性心理得以发展的背景与条件。那么如何实现课堂互动呢?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因“材”施教,因“生”施教,与学生平等相对。在教学过程中,力争将学生的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那么即可实现课堂互动,并在互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互动的前提

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增强课堂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就缺少了动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积极性,课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充盈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巧和对学生真挚的爱,还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学的各种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或是创造情境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或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是创设高潮强化学习的兴趣,或是不断设疑、提问的方式和策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维持,或是使用艺术性的语言感染学生,或是创设实验,或是探索,或是抓住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等,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聚精会神,保持稳固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并将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整正的互动,有效学习。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是课堂互动的核心

如何形成互动的教学模式?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够材施教、因生施教。这说的“材”是教材,“生”是学生。即教师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的个性风格,从教材中寻找课堂互动的突破点;能够摸清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训练点,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让每一层的学生都能进步。

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个性,给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的条件正在逐渐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课程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比如,在原电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化组织课堂教学,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动手,让其去探索,去发现总结。如果没有对教材特点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没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对教材大胆取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课堂互动仍旧不可能真正实现。

三、和学生平视是课堂互动的关键

教育必须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