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构建
【内容提要】本文由社会科学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社会资源的联系
在知识呈指数趋势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科专业化加强,许多人被限制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从事高度技术化的细节工作,无力顾及科学的整体,对知识的其他领域缺乏必要的了解,造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资源的共享的实现
社会科学与自然资源网络化的意义
国家信息化的本质就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此也就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这样的信息资源建设必然是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因为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网络本来就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也就无所谓信息化,还因为信息化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网络条件下才可能真正、完全地实现。因此国家信息化必然要求进行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当然,社科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并不排斥传统的文献资源,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而是包括了传统的和现代化的特别是数字化的所有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和非文献社科信息资源在内。
4.2 社会科学信息资源网络的布局
一般地说,信息资源的布局结构有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混合式三种类型。所谓集中式是指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其优点在于:①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②专业人员集中,便于组织人员培训;③信息资源利用率高;④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随着系统规模增大,管理、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系统比较脆弱等。
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相互通信并进行资源共享,服务于同一个共同目标,就构成了分布式信息资源系统。它具有如下优点:①可以根据用户的应用需要和存取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②有利于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③系统健壮性强;④系统扩展方便。其主要不足是由于信息资源的分散造成系统管理和维护困难,有关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各场地由于利益冲突在管理协调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同时,增加了安全措施的实施难度。
对于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针对总体资源情况和发展目标做出全面、合理的规划。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