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论纲
【内容提要】文章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各种模式进行了系统归纳、分类,提出了选择和确定最佳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确定最佳模式的标准,指出目前我国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
1.14 按共建共享的数据库种类分
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期刊篇名索引数据库共享,外文期刊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中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全文数据库共享,外文图书书目数据库共享,特色文献数据库共享,古籍文献数据库共享等。
以上模式的归纳,有的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有的只是一种设想(尚未有人提出)。有的是正在实施的共享模式,有的是已完成的共享模式(局部共享),有的是尚未实施但已规划(确定)好的模式。当然,以上只是从主要几个方面划分的模式类型,用其他标准分类,可能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模式。然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
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
2.1 确定最佳模式的基本原则
2.1.1 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代发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都是在该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地理等人文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所以,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确立,必须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现状。分散型的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应采取分散型共建共享模式,而集中型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则易采取集中型模式。我国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代发展原则。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和确立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共享模式至关重要。
2.1.2 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读者(用户)获取,节约读者(用户)的时间和经费。
2.1.3 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度超前,否则,将影响共建共享进程,还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充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确立最佳模式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2.1.4 渐进发展原则。所谓“渐进发展”,在此是指选择最佳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共建共享的实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而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就我国目前之国情,必须选择那种过渡型最佳模式,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而不是理想的一次性完成模式。因为那种一次性完成模式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不符合我国国情。像CALIS等都是过渡型模式。
2.1.5 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地区间自动化、网络化程度的不平衡性,以及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在选择最佳模式时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多种模式并举,使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朝气。
2.2 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
根据上述选择和确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当是: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这里的“多元化”是指在不同地区(如东、西部地区)、不同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具体讲,西部地区:应采用初级模式,先打好自动化、网络化基础,在高校馆系统建立协作网(因其条件较其它系统好),然后再在科研馆系统建立协作网,最后在公共馆系统内建立协作网。待三网分别建立后,再建横向跨系统共享网络,最后与发达的东部地区联网。东部地区:第一步,公共、高校和科研三大系统分别在系统内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已基本实现)。第二步,实现地区性跨系统共建共享。这是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进行的跨系统地区性共建共享。目前,上海地区、河南省等省、市正在加紧实施资源共享计划。这说明地区性共建共享是可行的。第三步,地区间共建共享,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联成共享网络,初步实现全国资源共享。当然,在东、西部地区实施共建共享计划之前,应首先建立主导型的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由国家图书馆牵头,与一些特大型图书馆,如清华、北大、上海图书馆联合共建网络),指导、协调各系统及地区级图书馆网络建设,这样,全国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就会健康顺利地发展。上述模式可以简述为:以国家投资为主,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东西部地区分别分步实施,先系统内共建,后地区性共建,实现集中与分散管理的过渡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待这一过渡型模式实现后,再建立全国性跨系统跨地区的真正的无边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实现全国资源共享。
笔者认为,此模式不仅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收稿日期:2003-02-25
【参考文献】
1 高波.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新论.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6):25-28.
2 高波,刘兹恒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4):48-52.
3 郑贵宇.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研究概述.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23(4):70-75.
4 黄长著,霍国庆.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战略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26(3):3-11.
5 孔燕.中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比较研究.情报科学,2001,19(6):669-672.
6 于丽凤,高波.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障碍新论.图书馆杂志,200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