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历史知识和事件,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明白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能够从古人的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初中历史相对比较简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参与度。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课堂;参与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一门文字量相对比较大的科目,又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尤其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年代和意义,往往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到枯燥。初中历史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教师就要好好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尤其是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参与度提高的重要性及有效措施。
一、提高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是非常多的,同时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对历史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在历史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也就造成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教师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教师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然后出一道历史题目,让每组派出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正确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放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记忆,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历史知识有一个好的理解和系统的记忆,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对历史的课堂的开放,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一些,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好地对历史内容进行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历史剧的形式,进行历史的学习。例如,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时,教师可以将这节内容,通过编成一个简单历史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不仅能让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记忆更加的深刻,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感到更加有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中得到参与感,这样也会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上更加的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