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作文教学缺乏趣味性是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难题。怎样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是老师们共同研究的内容,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现状;解决措施
作文主要是对学生词汇、思维和道德等品质的培养,有效地反映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作文教学的情况不够理想,学生在作文面前常常手足无措,对于作文抵触反感,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这种环境中,初中语文老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寻找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
一、确定新课程中作文教学的新观念
新课程环境中要求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顺应社会实际的作文能力。所以语文老师不但要转变长时间的传统教学观念,还要把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化成为现代的教育理念。语文老师要在新课程的要求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不断地提升语文老师的作文能力。站在老师的角度上,老师就需要不断地读、思、写,其是通过作文、评价、教育反思和教育叙事等提升作文水平;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语文老师写作示范作文可以进行制度化,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鼓励老师写作,这也将成为语文老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二、为激发学生的作文乐趣而备课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作文乐趣,要合理安排每节作文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文动力,激发学生的作文乐趣,使得作文内容更充实。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根据实际需求,挖掘作文的内在动机。此刻,学生才会主动进行写作。要建立符合实际的情境,合理设计作文练习,帮助学生写作出更加具体充实的作文内容。
三、指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
作文内容的好坏和平时的积累有关。作文教学比较注重写作,忽视读,注重书面忽视口头。所以,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听和读主要是对外部力量进行吸收,说和写注重内在的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不吸收,就不会表达。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时,要以课本为基础,不断地进行读写,融合听和说的内容,使得听说读写很自然地融为一体。尤其是文章中优秀的语句,指导学生摘抄、剪贴,有的还要进行背诵。平时在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听到好词好句都要留心记忆。也可以把每天遇到的难忘的事情记录在日记本上面。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办黑板报,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作文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这种长期的累积融合起来就是作文的素材,就有效地处理了作文内容缺乏的问题。
四、与实际相联系
社会环境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景物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要适当地引领学生走出教室,去自然环境中寻找“自然”,面对社会,寻找社会中的人生。例如,春天来了,老师让学生去公园中感受春天,去观察树木、小草、花朵……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春天,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春天的美。通过这样的方法给学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图景。观察景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善于发现事物的长处。
五、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为学生的基础能力各不相同,爱好也不同,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老师要发挥优势,作文可以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体裁不限。命题作文也可以使用一样的文题,不同的体裁去写作。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写出人、物、景的鲜明特征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老师要合理地设计具有创造性和难度性的作文练习,主要是针对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去进行学习,用“新,奇”来评价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重实际,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支持,给学生充足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激发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六、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单纯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无趣乏味,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娱乐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例如,可以突破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合成为课外活动小组或是作文兴趣小组,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的时间里,一起研究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是进行应试教育,而是根据兴趣进行安排。每节课都有新知识,不断地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活动课中,注重“说”。根据题目或是事件,让学生互相进行探讨,积极发言,取长补短。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可以使用电教设备放几张照片或是一个短片,叙述故事情节,表达感受。也可以把学生写得优秀的文章,放入一些优美的音乐,在课间播放。学生听到自己的作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写文章的乐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陈国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