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的许多科学成果都与化学反应有关,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化学人才成为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化学课堂的教学成果就变得至关重要。化学课堂不同于文科性质的课程,不仅需要熟记基本化学文化知识,还包括动手性质的实验。那么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呢?
关键词:高效;初中化学;课堂
化学的学习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化学物质的辨识、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实验的步骤等内容,要想成为专业的化学人才,就要从初中化学课堂开始打造。在课堂上培养化学人才这方面,教师的责任不容推卸。化学的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会理论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的重点,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开阔思维,逐步深入。本文将对构建高效初中课堂提几点建议。
一、初中化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楷模,初中化学教师的化学素养和对化学实验的熟练程度是得到学生认可的重要因素。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在化学上达不到标准,就不能够以学问服人,无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而初中化学教师唯有在化学上有所成就,能够传授给学生一些不同于课本上的知识,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由此可见,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
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学校应定期加强化学教师的培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加强教师培训,才能使化学教师及时接触新的化学教学理念,摒弃落后保守的教学观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和多样化。在学校采取措施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做出努力,主动积极参与其他资深教师的课程,通过听课做笔记来积累经验和方法,平时也要和资深教师多加沟通交流,当局者迷,向资深教师询问自己教学的漏洞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作出改进。
二、多启发学生的化学思路
初中化学属于化学的入门阶段,此时形成一个正确的化学思维才能使学生在之后的化学学习中如鱼得水。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上百个化学方程式、化学物质,如果是死记硬背极容易记混,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不管是什么化学反应,都有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实验,以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掌握了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也就简单多了。比如,关于双氧水的化学反应,可以先在不让学生知晓化学物质的基础上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观察到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且能够将带火星的纸条复燃,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根据现象猜测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实验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辅正,再讲解原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逐步形成固定的化学思维。
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要学好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做好化学实验,学习初中化学的理论知识是为做好化学实验服务的,化学学习者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而动手能力极差就无法成为未来需要的化学人才,因此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除了教授化学理论知识外,要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近距离感受化学的魅力,才能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玻璃仪器及步骤,而不用死记硬背。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对待每个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做法,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好实验。也可以在授课前先教授学生做实验,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印象深刻,之后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课堂上的化学实验也可以延伸到生活中,教师可以以课后任务的形式交代学生做实验,要做的实验要容易实践,材料要易得,增加初中化学学习的乐趣。
四、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
随着化学教学活动日益受到关注,高科技技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图文声像结合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讲解时,教师不需再满黑板的写化学重点,全程用多媒体演示,减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辛苦和负担,而且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以往的板书形式,成功地引起了学生兴趣,用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进行讲课,一张讲完就会演示下一张,不像黑板书一样,满满一黑板,都能抄下来,学生一旦错过,就无法再看到已经错过的知识点,这在客观上使学生不轻易走神,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效率和课堂效率。
初中化学的学习要打好基础,重视基础才能对更高级的化学学习影响深远,学生唯有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打牢基础,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化学研究,提高自身化学学习的素质和水平,因此教师要予以重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技巧,构建更为高效的化学课堂,为未来化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齐秀国.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生活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
[2]计玲凤.浅谈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