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9-0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正逐渐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通过研究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及带来的挑战,提出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思想动态;政治教育;对策建议 
  一、新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以互联网、手机媒体和数字电视为代表,向大众提供个性化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媒体的形态是不断变化和延伸的,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信息以多样化的方式存在,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媒体形态进行传播,同时还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实现的双向互动性的特点。新媒体可以实现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和创新,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网络论坛、博客等等。新媒体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并朝着更加人性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新媒体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类知识汇集,为大学生的学习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1.网络新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年龄、身份、地位往往被忽视,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各种思想和情感交流变得更加真实和直接;大学生可以凭借网络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等形态获取所需知识,改变了传统的必须面对面传授、讲授知识,进行宣传教育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学生也能够从单纯的教育对象,被动地接受变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说教模式下教育带来的“审美”疲劳和心理逆反情绪,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网络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网络新媒体将大学生群体关注的各类信息:包括专业知识、生活信息、娱乐新闻等汇集,方便其在学习交流。如:CNKI中国知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农业、经济等十大领域的期刊以及博、硕、毕业论文等各类文献;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发布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中显示,通过对来自全国110余所高校3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凤凰网、新浪网、淘宝网位列前三甲。凤凰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含文图音视频的全方位综合新闻资讯、深度访谈、观点评论、财经产品、互动应用、分享社区等服;《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和《环球时报》是大学生最喜爱的报纸,而《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日报也正式上网。无论是文库还是学习网站,都以丰富的内容指导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泛资源。 
  3.网络新媒体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媒体不仅可以挖掘大量内容满足大学生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还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扩大积极信息的传播空间。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摆脱了被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大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网络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将传统的知识“灌输”变为自由提升。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轻松地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中探索知识,充实自身,通过网络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使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在主动的探索和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 
  5.网络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人际交流改变了面对面的方式。网络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有助于大学生释放长期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消极情绪。通过网络及时有效地倾诉出来,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借助网络新媒体及其人际交流的虚拟性,能够缩短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思想政治工作者借助此媒介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辅助出现断裂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辅助的,因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得以延续。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亚文化氛围充斥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文化辅助断裂,而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与之相伴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社会道德、公序良俗的辅助,否则就会使教育偏离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道德准绳。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既发挥网络新媒体信息资源的优势,又实现社会道德的有效传递,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应该是高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网络新媒体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弱化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调整了“受教育者”与“施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者可以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地融入网络的各种形式当中。按照以往传统的知识传承习惯,青少年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主要是从他们的父母、老师那里获得的,父母和老师的知识权威形象是不可动摇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开始动摇了这一传统的知识传承习惯。随着网络新媒体文化技术含量急剧增加,技术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人文文化,动摇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权威性,弱化了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