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关于中职校班级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15-09-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班级对于学生而言,是学校提供的一个全方位以学习为目的、人格成长和发展的场所。建设优良健康的班级文化格外重要,在提高老师管理班级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指出了中职校班级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解决方法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侧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也大幅增加。由于职校学生在学习基础、责任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比较薄弱,职校老师也缺乏管理职校生合理有效的方法,导致职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还不够健全。职校老师如何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管理班级工作,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种以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班主任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德育培养计划,,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合理地利用分配班级的各种有效资源,最终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全体班级成员在自觉的前提下,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为目的,班主任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班风探讨、教室装饰设计等文化活动的过程。 
  二、班级文化的重要作用 
  1.教育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力量,能够引导、充实、平衡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富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2.社会作用 
  班级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学生在班级中接受教育,在班级文化氛围下生活。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师生之间相互引导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 
  3.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能够将学生的个人利益和班级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产生利益一致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班级文化寄托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追求,能够激发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激励作用 
  职校的班级文化具有职业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班级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上进心,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进取,不断进步。 
  5.心理调节作用 
  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矫正学生人格或者能力上的缺陷,增加自身的学习动力,净化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提供心理寄托,有利于学生乐观向上心态的形成。 
  三、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观念落伍,管理方法简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生时常用批评、惩罚的方式,这类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较强的敌对和反抗心理。例如某职校一年级的一位女生,某天下午被其班主任看到她跟学校的一个男同学在学校的花园里举止亲密,于是立刻过去对他们进行训斥,第二天,该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了这件事,对这个女生挖苦讽刺,并上报学校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最终该女生受不了老师的恶语嘲讽,精神失常。由此可见,错误落后的管理方式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2.班级管理的形式化 
  中职校班主任把班级建设中的工作重点单纯地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班级纪律、班级卫生和班级活动方面,盲目地认为维持好班级纪律、抓好考勤、管理好卫生内务等就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严重忽略了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创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是职校班主任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相应的政策措施 
  1.学生方面 
  (1)转变自我意识 
  中职校学生总体学业水平较低,缺乏责任意识,自我约束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因此首先需要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健康乐观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2)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从而形成一种勤奋上进、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文明健康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2.班主任方面 
  (1)加强个人修养 
  职校班主任应提高对教师职业的思想意识,且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关心学生,乐于奉献。同时班主任还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提高业务能力 
  班主任应该建立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按照科学的管理思想,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班主任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化开展职校的教学改革活动。建立民主公平的管理体制,积极支持鼓励全体师生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建设自由开放的校园体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 
  五、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促进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学校可以通过班级管理有效地组织安排各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班级管理可以全面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建设出健康积极的班风学风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为学生更好、更积极地融入班集体中奠定坚实的基础。班级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发展和成长。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职业中学全面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班级管理是职业学校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基础前提。当然加强班级管理,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朱磊磊.寻寻觅觅,对症下药方为春:谈职校班级管理.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才智,2014.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