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第15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2015-09-1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和影响,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运用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与特点;通过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罗斯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认识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可以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岳麓版)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第2课。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核心,它是美国历史上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罗斯福新政的实践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课,对学生理解和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罗斯福在整个新政过程中的执政作风和理念更是现代青年成长的重要精神财富,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极好素材。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而且高一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当然教学中也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评价。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情境教学法、表格教学法。 
  【板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视频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完成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漫画、全球金融危机图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示意图。 
  教师过渡:2008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29年的美国也曾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处理危机的呢?历史能否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一把破解危机的钥匙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 
  设计意图:从当前的金融危机引申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导入新课自然生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第15课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板书) 
  (一)突降灾难,危机爆发——“黑色星期四”(板书) 
  播放视频:黑色星期四 
  提问设疑:这一场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一起回答: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的崩溃。 
  过渡:这一场经济危机犹如山姆大叔得了严重的感冒,其症状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1)图一:星期四的华尔街;(2)图二:破产的企业家;(3)图三:荒芜的农田;(4)图四:失业的人群(图略)。 
  问题探究: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教材,概括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 
  学生活动:…… 
  得出结论: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业危机——企业破产、产品积压;农业危机——农田荒芜、销毁产品;民生危机——失业率高、人民困苦。 
  过渡:这一次经济危机与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危机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呢? 
  多媒体展示: 
  材料1: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 
  材料2:经济危机从美国迅速波及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3: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总额减少了三分之二。
  学生活动:…… 
  学生概括: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来势特别猛,危害特别大。 
  过渡:万事皆有因,那么这一次经济危机发生的经济危机有哪些呢?请结合以下三则材料进行分析。 
  多媒体展示: 
  材料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空前严重,根本原因是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生产关系等方面没有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极度扩大。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以及生产能力无限扩大的趋势和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定期发生经济危机。 
  材料2: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