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阐述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练习反馈
初三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它不仅是为学生升学服务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化学是一门源自生活且可以服务生活的自然科学。在课改和减负的大环境下,如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就是解决此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思考和钻研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
1.参与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总有学生问:“老师,今天做不做实验?”这让我彻底明白,学生喜欢做实验,对实验感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放过每个可以做实验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清水变红酒的魔术”,体验二氧化碳的奇妙之处。在一片惊讶声中,请学生帮忙解密魔术,并请学生思考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与紫色石蕊接触的物质有哪些。接着追问:你认为可能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如何用实验来证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后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体会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只要身在其中,就会乐此不疲。在学生知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后,解释为什么我们所喝的可乐、雪碧等饮料都称为碳酸饮料。也可以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有生动的画面、逼真的效果,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一些实验由于条件、设备等不允许,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弥补教学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酸雨造成的危害”时,如果仅是空洞的讲解,学生一定觉得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并且会觉得乏味、毫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数据、图片到视频多角度呈现证据,让学生明白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合适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若每节课都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相信课堂效率肯定不高,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空气成分测定”时,我就采用问题启发和实验探究两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呼吸体会到氧气的存在,并追问:你知道在空气中维持我们生命的氧气有多少吗?那又如何来证明你的猜想呢?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在学习“自然界中元素的分布”内容时,采用学生阅读指导的方式,同时配合游戏三分钟速记大比拼,让学生能在游戏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能力肯定是存在差异的,不能将每个学生都看成一样的个体,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如对于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学生,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他们以方法指导就好。对于头脑灵活但懒散的孩子,加强督查的力度,,同时多与其沟通交流,争取转化他。而对于一些反应慢的孩子,则要实时补上他们所落下的知识,帮助其树立信心。总之,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教师不能因学生的差异而放弃,要从不同的方面帮助他们,让每个家庭都能在教育中憧憬未来。作为教师,更要心中时刻装有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一定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适当的练习反馈,巩固知识,进一步提高效率
适当的练习,是对课堂教学检测的一种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适当的练习是指题量适中,对所学的知识有目标检测的作用,能反应所学,不是盲目的题海练习。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但能巩固新鲜的记忆,还能弥补自己的缺漏。通过练习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可以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方法,弥补遗憾。所以,适当的练习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
效性。
总之,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课堂,相信在教学的道路上,只要从我做起,不断地将每一个细节都“做细、做实”,就一定能让学生在个性的世界中展翅飞翔,也一定能让教育之花绽放得更绚丽,同时也会收获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袁传寿.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