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课抽象性、逻辑性、理论性强,所以学生感觉政治课索然无味,很难融乐于学,老师很难融乐于教。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特别与时事政治相联系,用案例等教学手段,把政治课打造成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富有活力、吸引力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兴趣;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趣味性、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基本上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把学生调动起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讨论的局面。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采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也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切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创建高效政治课堂的心得,和同仁们切磋。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一位令学生信赖、崇拜的好老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功课能否学好,所以政治老师在课堂上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面带微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给学生亲和力,同时要求老师穿着朴素大方,彬彬有礼,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很有内涵。同时在教学方面更能体会到政治老师知识渊博,教学手段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对于优秀生,用促进的语言激励其更上一层楼;对于学困生,和他们经常谈心,让他们在老师身上找到温暖、温馨,唤回失去的自信心。创设一种宽松、民主、愉快的氛围,使学生感觉上政治课是一件快乐的事,和老师相处是一件幸福的事,使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乐园。这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了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
政治教学理念决定教学行为。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该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的教学观。传统政治教学,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被动听众,老师似乎是知识的化身,学生不敢质疑老师,所以学生谈不上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活力,没有朝气,成为某些学生的催眠曲,即使勉为其难地听课,也是囫囵吞枣。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只能起到一个导演的角色,担任组织者、协同者、点拨者,找回学生失去的兴趣,激发自信心,调动他们听、读、思、做的能动性,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转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无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要打造优质政治课堂,必须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政治协同模式首先要求编写好两案:导学案和检测案。导学案编写很重要,要求整个政治组的老师必须集体备课,根据教材大纲、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精心研讨,把集体的智慧融于导学案中,使编写出来的导学案具有新颖性、开放性,内容全面——有教学目标、重难点、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堂研讨、学后反思,使导学案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检测案的编写,要求内容紧贴教材,同时不缺开放性的题目,要求题型、内容、容量都恰到好处,既要考查基础,又要有思维拓展的题目,难度既要考虑优等生,也要兼顾学困生,使一张检测案充分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效果。真正使协同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得快乐、学得扎实,有成效。
四、改变教学方法
高质量课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性教学方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没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它实质上是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的教学
模式。
1.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设置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讲如何理财时,我用多媒体展现自己搜集的一段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居民“钱生钱”的途径除了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和国债以外,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研讨,这样使学生动脑、动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课堂的开放性
我建议政治教学与时事密切联系,例如讲金融时与我国时下倡导的亚投行联系起来,对于各国争先恐后加入的情况,我让学生发表见解,学生愉快参与,真正实现了愉快教学,让学生会学、乐学,使政治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总之,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采用新颖的艺术性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求知欲,力争在快乐教学中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