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如何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2015-09-15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慢慢渗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所以,信息技术课越来越成为学生、教师、家长重视的科目。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应进一步促进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师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实战能力,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为了教学而教学,因为信息技术将来在学生的工作、生活中都是会用到的,所以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效率;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已然成为我国学校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要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课堂教学要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创设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措施。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有许多不同之处,信息技术课比较趋向于实践能力,即我们通俗讲的上机操作。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情感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以及教学创新等七个方面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样,,一味地抱着书本,看着幻灯片为学生讲述如何应用软件,如何操作流程等。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课有比较大的创新空间,信息技术课的创新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它能渗透一节课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思维的创新也在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考试只是信息技术课的一个终结性评价,教师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最终评判标准。在整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习内容在日常学习中的使用或者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要更具有人文关怀,譬如一个软件的学习,不要为学生设定条条框框,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发展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教师可以帮助 
  引导学生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学习的其他学科内容,设置一定深度、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此外,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氛围,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设置形象化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思考问题模式。 
  三、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措施 
  1.创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要灵活多变,不能被动死板,把书本内容生拉硬套,不讲求变通。譬如,在讲述Photoshop的初认识课程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毕竟对于一个软件而言,理论知识与现实上机操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教师可以一张色彩明快的照片为例,为学生讲述Photoshop基本的工具, 
  包括工具名称、功能、快捷键等。这样教师经过一到两次边讲边演示的过程,学生便能基本了解Photoshop各种工具的功能,再留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切磋的时间,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如此教学手法,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课的枯燥无味,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接触时间。 
  2.不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 
  举办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的目的在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在一个很好的氛围内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把汲取的教学精华真正地用到自己的备课中去。 
  3.创造多元、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 
  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创造多元、特色的教学课程。与兄弟学校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采用课堂引入式教学,根据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我建议可以采用“游戏引入式学习法”,即通过一款涉及本堂课教学内容的小游戏引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这款小游戏就会感兴趣,学起来就很认真。如此一来,既建立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破常规,创新理念。 
  21世纪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信息化浪潮在全世界势不可当,信息技术课成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为了教学而教学,因为信息技术在学生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 
  的,所以创设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有些许不同之处,信息技术课比较趋向于实践能力,即上机操作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治平,姚立芬,何多敏,等.英特尔未来教育与学科整合的系统构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2]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 
  [3]曾祥霖,张绍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6(01).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