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图书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通过分析图书管理系统的特点、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以及当前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等,从而提出信息环境下新的中学图书管理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图书管理
研究出的新的适合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意义非凡,笔者认为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将无纸化技术、条码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
一、当前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现状
图书管理是一个较为系统、烦琐的工作,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加快,很多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资料获取的需求,通过分析总结,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图书资源配置缺乏信息指向性。由于图书馆的书籍配置并没有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很多资源均是以前相对落后的,未能跟上快速发展的潮流步伐,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图书资料借阅甚少,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2)信息化建设过于缓慢。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分析,该现状主要体现在还有很多学校的图书借阅仍未全面信息化,造成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低、图书借阅困难、图书资料整合缓慢等现象屡见不鲜;(3)由于接入互联网,图书馆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
二、提升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
读书是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在中学图书馆里最主要的读者便是学生和教师,根据调查分析可知,中学图书管理系统应具备的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书目查询清晰。一般的书目查询可分为题目、作者、分类号、丛书名、作者、ISBN以及图书出版者等几类,当然也可以组合多种条件进行查询,从而方便读者快速地查询到所需要的书籍;(2)清晰借阅者的个人信息。在中学图书管理工作中,会较多地涉及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由于一般借阅有时间限制,因此,图书管理工作者在通过输入借书证号后,能够详细地了解借阅者的个人信息,以便于图书的有效管理。
通过综合分析,总结出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来管理图书,笔者通过调查和自身经验总结了以下提升中学图书管理工作的策略:(1)提升中学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图书管理员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具备较强的业务技能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其次,在工作方式和个人修养方面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当图书馆在加紧信息化的建设情况下,管理员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工作技能,更重要的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方式,以确保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可定期对管理员进行信息技术、藏书建设等方面的培训;(2)利用信息技术定时动态更新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更新的速度也较快,因此,学校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动态更新图书资源,并淘汰不适合时代发展的图书,以提高图书质量;(3)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生阶段,学校就应该向学生宣传读书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发挥出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而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学校需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明确图书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在经过教师的讲解后,再查阅图书馆里的相关图书进行拓展,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4)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人们工作的各个方面,它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馆藏信息更加准确、清晰,如学生可通过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检查系统上登录个人借书证账号密码,自行查阅图书,这不仅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新书信息、借阅信息以及馆藏书目等必要内容,更能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仪器阅读图书,使信息化管理的图书馆成为中学生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良师益友,再如学校还可以在网上建立图书评价平台,让学生在网页上发表读书感言,增加互动交流,增加读书乐趣;(5)图书管理人员需专用一台计算机连接到电子图书馆进行管理,并安装IIS。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阶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工作仍然还存在信息指向性不明、图书馆地位未确立、信息化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通过有效的调查分析,笔者提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动态更新图书信息等有效对策,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不断完善并建立符合读者需求的中学图书管理系统,就能切实提升中学图书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中学图书馆的服务角色,从而推动中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军.当前中学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中旬刊,,2014,58(969).
[2]钟育林.如何发挥中学图书管理的作用[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