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思想品德课中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形式初探

2015-09-1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实现民族复兴需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重大,因此,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形式值得探究。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思想品德课渗透形式 
  传统美德渗透是教师在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刻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具体说来,传统美德渗透有以下四种形式。 
  一、直接渗透 
  现有的思想品德教材本身就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素材,通过历史事件、典型人物,颂扬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直接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渗透。 
  在讲述九年级第十课第一站《挺起民族的脊梁》时,结合书中“思想驿站”的内容重点介绍鲁迅的事迹: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赴日留学过程中,认识到改变国民思想的重要性,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作枪,与黑暗势力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通过介绍鲁迅的事迹,让学生深刻感悟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 
  二、间接渗透 
  可以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等方面的传统美德教育。间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渗透。 
  在讲述九年级第十课第二站《培育民族精神》时,向学生介绍载人航天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航天科学家具有的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培养学生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随机渗透 
  教师根据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渗透。 
  在讲述九年级第七课第二站《加强道德修养》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生动的事例,,阐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提高公民的各方面素质,包括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重点渗透 
  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针对传统美德的某方面进行重点渗透。 
  在讲述九年级第八课第一站《多民族国家》时,介绍壮族英雄韦拔群、水族英雄邓恩铭的英雄故事。学习他们和我国各民族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的传统美德渗透。 
  总之,要把传统美德渗透真正落实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际中,真正做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