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初中社会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2015-09-1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社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文科科目教程,,它的研究范围是人类社会生活,要时刻留意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感受,重点训练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当然这也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的,更是高水准、高层次的教育理念。所以需要教师将这一思想主旨充分地展示到教学环节中,积极为训练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做贡献。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学科;初中教育 
  我们在新课改环境中,就要注重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并驾齐驱,进而形成人文社会教育。 
  一、摸索发觉社会课程中的人文内容 
  社会课程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学科,它的研究范畴从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到我们人类的成长历程,覆盖面较为宽泛,但是这些东西也是我们人文素养培养的根本文化保障。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段时间孕育的古老文明大部分包含着优秀的人文素养。中华民族靠长久的历史精髓和璀璨的文化而世界驰名。我们有牺牲奉献的崇高爱国精神,即使有钱也不会乱挥霍,面对恶势力也不折腰。我们讲求自立自强,不依靠他人;我们对知识是用格物摸索探寻求得的;我们为人是温良谦和节俭的;我们追求上善、宽阔的胸襟;我国的政治理念是“民为贵,君为轻”,以百姓利益为主;我国的为官之道讲求唯才是用、用人公平公正、清正廉洁;我们处在和平有利的地位,也要考虑到可能的危险……这些都是积淀孕育出的人文素养,很好地帮助提升学生正确成才。相关的历史现象人物的评价就是开展人文素质训练的好机会,我们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从机制、心理动机着手,客观公正地认识它的正面或反面的历史作用影响,明白它带给人类精神和生活的是什么,从道义上认识把握。如果历史的评价和道德的评价相抵触,我们要用真正科学的态度来认识,而非单方面的判定。 
  二、让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并构建好的人文氛围 
  教师要迎合课改要求,与学生多多沟通互动,进行心灵的交流分享。教师要给予学生尊重、关心和理解,充分开发学生的个性智慧潜能,在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理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课堂教学中,要用微笑、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带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鼓励。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维护和谐愉快的人文课堂环境,我相信在这种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出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社会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主要基础学科,要适应时代教育的进步发展,尊重学生并率领学生构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操守,培养出具有新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子孙。 
  参考文献: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03.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