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15-09-1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遇到事情不喜欢与父母和老师进行沟通。如果家长和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会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就目前的学校教育来说,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落实,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这一方面认识模糊,遇事不能正确面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初中生物教学,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在上《人的生殖》这一课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解释清楚每个小生命是怎样在母亲体内诞生的,然后再告诉学生每个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所承受的疼痛是怎样的,从而教育学生要孝顺自己的母亲。其次,对学生进行性教育,通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展示出来的男女生殖器的差异,来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这个问题,消除学生恐惧、迷惑和不安的情绪。此外,还要教学生正确面对异性,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让学生将精力放在学习上,避免学生早恋。 
  二、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学生有什么事就敢于和老师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日常生活的观察,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要主动找学生聊天,,在聊天的时候尽量以开导为主,避免对学生的责备,必要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 
  三、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教师都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而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里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用激励性的语言,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现在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生物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王明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理论观察,2013(31).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