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浅谈音乐的审美教育

2015-10-0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要:音乐是一种无国界语言,其自身所蕴含的美学特征,在不同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中将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在步入到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后,对于音乐内涵的领域与把握,从中探寻音乐的真谛已经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为此,如何提高受众对音乐的审美水平,促使其获取更多的精神满足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议题,这也是本文此次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音乐  审美教育  受众  审美水平    精神文化生活 
  审美教育是全面提升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特别是处在不同成长阶段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本文将首先探讨审美教育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就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展开着重分析,以为当前我国音乐审美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审美教育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一)陶冶情操 
  音乐无国界,无论是外国音乐还是本国传统音乐,都能够促使广大音乐爱好者从中领悟到生命以及音乐的真谛。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朗的今天,我国正处于与世界相接轨的阶段中,在好的思想流入我国如本国优秀文化相融合的同时,不良思想如拜金享乐主义、恐怖主义等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精神方向,在精神空虚、缺乏健康引导之下,这必然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而,通过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深入挖掘精神空虚的人们内在需求,从而正确引导其思想走向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各界需要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进一步提升音乐学习的兴趣 
  相较于传统学科的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音乐爱好者能够通过不同途径从中收获所需知识。然而,在缺乏有规范的组织教育下,,音乐爱好者若是缺乏有效引导,长期之下必然会挫伤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持续有效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进一步吸引音乐爱好者的学习兴趣,推动其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进程。同时,开展多样化审美教育,能够寓美于音乐之中,净化音乐爱好者的心灵,更能丰富其自身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其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解析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氛围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极富远见的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要想全面推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步伐,健全其优秀的人格,就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音乐审美教育,从而促使其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学习到更加先进、优良的音乐文化。所以,在开展审美教育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当前各种现代化技术设备,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氛围,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来逐步其提升对于音乐的兴趣与学习热忱。例如,在音乐审美教育课程中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就具体的一首音乐曲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利用自身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来正确引导音乐爱好者对美的认知与分辨,使其掌握音乐曲目中节奏的变化规律,能感同身受的体验音乐的律动,增强其情感认知,以最终实现加深其对于美学特征的理解与运用。 
  (二)审美教育与音乐鉴赏活动有机结合 
  当前网络科技高度发达,人们随时能够从中获取音乐审美教育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实际音乐审美教育工作中应分清主次关系,尽量总结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知识点并将其传授给学习者,促使知识正迁移,之后则是重点利用各种类型的音乐鉴赏活动,如古典音乐欣赏、外国音乐赏析等,从而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融合。正如当前所形成的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等内容,其都是在音乐教育中不断发展而来的学科知识,上述内容既是音乐的精魄之所在,同时又是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对于陶冶音乐爱好者情操、提升其学习音乐的兴趣、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均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所以,审美教育与音乐鉴赏活动的有机结合,既是当前提升音乐审美以及鉴赏能力的途径,又是音乐教育者重点研究的课题,无论是对于当前实际教学工作还是为社会各界提供精神食粮、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而言都将发挥出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优劣音乐对比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均是存在着两面性,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光明普照的另一面必然会伴随着黑暗的存在。近些年来,网络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在丰富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将靡靡之音传递至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我国青年音乐歌手谭晶在一次专访中指出:“根据当前乐坛关注度最高的20期100首音乐作品中爱情歌曲占93%,公益歌曲、励志歌曲占7%,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一首都没有。并且其中体现积极健康爱情观的不到20%,大部分是无病呻吟、苍白空洞的东西,有的甚至鼓吹快餐式爱情、买卖式爱情。这些价值观模糊甚至扭曲的歌曲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为了能够有效扭转此种不利局面,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于音乐的管控,同时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将优秀音乐文化与低俗音乐文化进行对比,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分辨与鉴赏能力,识别低俗音乐的危害,提高审美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十八大”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方针的贯彻落实,提高全社会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音乐语言来激发人们爱国人情,弘扬我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审美教育氛围、将审美教育与音乐鉴赏活动有机结合、采取优劣音乐对比分析等途径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实现音乐素质与自然素质的和谐统一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蒙晓华.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无线互联科技,2015,12(1). 
  [2]罗铭.在音乐教学过程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5(6). 
  [3]张涛.浅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审美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3(15).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