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教师的培训中以及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也应得到重视,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用能力的培训。本文结合预制语块理论,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笔者试图开展一种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希望借此来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农村 小学英语教师 语用能力 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14-02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宣传,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水平仍不容乐观,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更是不强。因此,教师的培训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教师培训不仅能够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能后推进素质教育,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在预制语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对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调查,提出一种结合预制语块理论的培训模式,从而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环境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来源,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模仿教师的英语语言。因此,教师的语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教师的语用能力则离不开教师培训,教师培训不仅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更是一种新的教师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走向教师的教育生活的起点。近年来,教师培训的工作在全国各地也不断的开展,但从总体上看,教师培训工作名存实亡,没有真正切实的开展起来,则取得的效果也不显著。因此,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用能力及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调查的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承担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国培计划,笔者选用参加国培计划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本研究先后发放225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为200份,回收率为88.9%。此外本研究还进行3次访谈,更加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材料。调查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参加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教师平时上课的状况,从而了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用能力的状态;第三部分是开放式问题,了解小学英语教师对语用能力的培训有何看法及自己的建议。
2.调查结果分析
据统计,在有效的样本200名教师中,教师专业类型调查如下图 :
由此可见,在仅有的样本中呈现的问题是,非英语教育专业和转岗教师总体基数较大,当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状况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专任教师尤为缺乏,小学英语教师学历水平总体不达标,小学英语教师的主体为学历不达标、专业水平不过关的新聘或转岗教师,这就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师培训模式
1. 预制语块理论
预制语块的概念最先由Becker(1975)年提出来的。它指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它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是一种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块状结构。在使用语言时,可以整体提取,有利于提高英语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地道性。
2. 培训模式
根据对吉林省部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的数据显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师培训方面和自身语用能力方面确实值得关注并且有待提高。近些年来,预制语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广泛应用,通过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有明显的成果。因此,笔者根据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条件的现状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大胆假设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实行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语用能力从而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培训步骤如下:
(1)预制语块理论介绍
首先,在教师培训的初期过程中,请专家学者将预制语块的定义、内涵、分类以及预制语块的作用介绍给各位老师。
(2)预制语块初步识别
然后,借助培训中发放的相关材料,帮助各位被培训者理解和识别预制语块。预制语块并不是单纯的指代词汇,而是根据预制语块的分类,将材料中所存在的语块逐一找出并划分类别。这样有利于各位被培训者对预制语块的理解和随后的应用。
(3)结合教材板块分析教材
其次,进入培训的最重要阶段,结合教材板块分析教材,如何利用预制语块理论完成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4)话题即兴演讲
培训的尾声阶段,主要是对培训工作成果的验收阶段。给出被培训者话题,并且即兴演讲,看教师的语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四、结语
经过在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的教师培训过程中,教师的口语在流利性和准确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就要大力倡导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教师的语音面貌及语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调查与研究,笔者希望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可以得到继续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师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J.C. Richards & T.S.Rodger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2008.
[2]戴炜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 外语界,2005 (1):2- 8.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周骏.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
1.2012年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JLSJY2012G026)
2.2014年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语用能力的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之一(cscxy2014009)
3.2013年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下的《语言教学流派》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之一(cscxj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