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对中职英语教学加强专业特色教育的探索

2015-10-13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要】强化专业知识和职业特色中职教学,适应就业岗位需求,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只要英语教师认真探索和思考,改变刻板的教材资源,创新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教学中突显专业和职业特色,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进而使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关键词】中职英语 专业特色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7-01 
  当前英语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其现状与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它有别于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中职英语教学应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应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改革的重点是要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的潜能向职业素质发展转化,并与社会大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同步。 
  面对中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水平下降的趋势,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许多教师也在积极探索出路,但不排除许多还是停留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通过降低知识难度来适应当前中职生的层面上。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引领”的国家职业教育教改方针,做为践行改革的中职英语教师要想正确定位好自己的教法、教学内容,形成有效的教学特色,首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 “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才可以真正发挥英语在中职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我校的教学改革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创造职业性情境,让学生全方位感同身受 
  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可以创设符合所学专业的职业性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拥有符合职业要求的的英语能力,在就业时就更有竞争力。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我们经常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择业技巧、需求信息等,使学生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有更多美好的憧憬。同时,紧密联系职业能力要求与日常英语教学,充分突出中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激发他们学好职业英语的热情,并指导他们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对待课堂英语学习。 
  二、渗透职业性教学,让学生多角度体验社会 
  1.以符合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来开展英语教学。 
  我校中职生在学业的第三年必须参加单位实习。我校英语教师也积极参到学生的实习工作,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和实际情境中英语的使用的范畴和程度有一定具体的、合乎实际的认识。事实上,学生在实习时所碰着的许多问题是我们课堂教学有利的素材,可促使我们对应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调整英语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 
  2.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来实施英语教学。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新时期人们现实对外交流的基本工具。随着时代发展步伐,英语似乎已无处不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的每一句话,或商品的一个小商标,英语的主要性和普遍性谁也不能忽视。所以,如今已有共识,能在对外交流中运用英语已成为新时期中国人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学生自我成长中一项必备的素质要求。作为中职英语教师,我校灌输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把英语的学习当成一种自觉的技能培养。只有这样,英语的实用性、职业性才能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出来。 
  3. 联系实践实训,丰富日常课堂教学。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校教育应当是对学生终身能力的培育,中职生在把握学科常识的同时还要会运用在就业中。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从职业实践转化为学科常识,再用学科常识去促进实践效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将实践练习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就是我校英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创设一个模拟的场景,把课程的教学过程融入其中,如接诊室导医导诊工作,病人咨询病情、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等,将课堂教学任务与医院实训连系起来,磨炼学生的实景操作和临场应变能力。我们尽可能的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训实践中去,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能走出教室,融于实践中,这应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正确走向。 
  三、强化学科间渗入,让文化课服务于专业课 
  当前中职课程设置主要以专业来分类,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是有必然的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维,具有一种“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渗透意识,并具备所学相关专业的基本常识,明确自身专业对英语常识和能力的要求,尽可能将英语教学与专业之间的渗透结合,让英语教学能反映出职业教育的要求及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当然,学科间的渗透并不是把各个学科的常识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要求我们在了解一定相关专业常识的基础上,给自己现有的常识系统“充电”,并努力找到英语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契合点,重组常识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专业常识来解决某一英语问题或培育某方面英语能力。 
  四、多方位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国家最新颁布的《中职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同时使评价成为改良教学的一种反馈体系。”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可以用多元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交叉互评、专家考评和实践效果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素养,学生们就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学习、独立建构自己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总之,要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职业性特点,与就业的需要及职场的需求同步,就要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摒弃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有为青年。转 
  参考文献: 
  [1]彭剑娥.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2]左敏,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19 
  [3]马树超,新时期职业教育走向抉择9(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