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思路探讨

2015-10-15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设定的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给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契机,明确就业指导课程定位,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特色,完善示范应用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就业指导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0-02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综合素质较高、综合应用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抓住机遇,立足于本校实际和区域特色,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应用型高等教育主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培养市场经济紧缺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工作,有较大比例的学生是服务地方经济,对于此类高校来说,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命脉,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一系列就业指导课程尤为重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有着鲜明的特征,,如与社会联系紧密、注重技能与操作等,与之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对应存在鲜明的应用型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完善中,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也遵循其自身的特色,有其独特的思路。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伴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而开设的一门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综合性课程。目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不相同,调查显示,一部分高校面向大四的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还有的高校面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学业规划征文比赛活动等,亦有二者均开的。这类讲座在设置上并没有列入培养计划,不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只是作为学生活动进行,所以很大程度上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参与面也不够广。一些高校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为弥补生涯规划、心理辅导或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增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公共选修课。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配备方面,大部分高校的授课师资为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就业专职人员以及党政管理人员。多数高校在课程进行时未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体系和团队,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高[1]。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形式方面,大多是讲座或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内容较多集中在解读概念、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求职面试技巧、扶持政策等,而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和高年级学生的求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引导还不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指导比较欠缺,这样一来,对于调动学生学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不利的,使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工作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能满足新时期学生的真正需求。 
  这些正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就业指导更要从阶段性短期行为转向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探索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二、对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1.建立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要建立科学系统的体系,就必须贯穿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涯。就业指导课程要从学生低年级就开始设置,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对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逐步了解专业设置、认清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在充分掌握专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及时更新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毕业前的求职做好充足准备。 
  具体课程设置上,在大学期间的不同阶段, 就业指导课程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发展任务而选取的内容也应各有侧重。比如,在大一阶段,设置专业导论课程,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进行专业引导,该课程可简明扼要地介绍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关于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等,使学生对专业发现的历史与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解当前专业对所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和就业及职业发展通道,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确立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方法,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大二大三期间,就业指导要着重落在指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就业做好知识和专业准备。在进入大学三年级后,面对学生徘徊在考研、留学和准备求职的十字路口,职业指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志向、能力和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以及实施准备。第三学年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可设置为:考研和留学的情况介绍与指导、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等。在课程形式上可采用课堂与讲座并行,开设考研经验交流讲座,邀请大四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为大三学生现身说法,介绍考研经验和学习经验,并现场沟通交流。 
  大学四年级的就业指导要以择业决策和面试技巧等实用战术为主,因为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错失良机,必须进行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提高学生择业能力。另外,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增加入课程。 
  2.加大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 
  俗话说,良好的师资是教育与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半,师资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中涉及许多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点,学科领域覆盖较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需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的专业师资的培养,可通过在职进修、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并鼓励任课教师通过努力,获得国家颁发的相关职业指导资格证书。通过引进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师资逐步实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全方面对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就业指导。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有条件的要加大专项学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积极研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就业指导教材,促进就业指导课的学科建设。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