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把平时相对独立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再学习、再归纳和再整理,深化掌握数学技能的一种知识消化课型。它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层次再学习,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达到深入理解、学以致用,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取得、数学逻辑的形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是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复习课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为了避免简单重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乘法口算题时,首先创设了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的小木偶皮诺曹带领大家一起去海底冒险的情境,把乘法算式设计若干组,设计成出关卡,全答对的海底冒险成功,安全上岸。这对于学生来说,都充满着好奇、诱惑,学生兴趣大大提升。对于这节课,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课堂中,学生复习的兴趣很高,争着回答,而且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明显提高。
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分散出现的,复习教学以对知识点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作为首要目标,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复习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探究点,放手让学生合作收集整理,编织知识网络,使学生能深刻地感受知识脉络走向。教师还要巡回指导,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中,采用了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先想一想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说一说推导过程。最后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连一连,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小组汇报,相互补充。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归纳这些知识点,再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六种图形的面积等知识进行梳理,使多种基础知识再现,形成知识网,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这种人人参与学习的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考,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三、注重“一题多变”,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课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知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对所有知识有所兼顾,它的背后应蕴藏着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个问题情境的解决要促使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挑选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去应用,达到“一题领一串”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的复习课中,展示完学生的整理作品后,投影出现了一座“数学乐园”,打开大门,蹦跳出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排成一列:7、31、100、30、4、28、29、90、366、182、365、10……只有说出这些数字的含义,才能进入乐园游玩。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致很高,能够异口同声地说出好几个数字的含义,如:平年的2月有28天;小月有31天;闰年一年有366天……可见通过一节课的复习巩固,学生能够较熟练掌握本单元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思考、交流和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本质特征,而且对这几类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也有了较深刻的领悟。一题多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力,从而使他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处处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复习元、角、分时,我让学生扮顾客,扮营业员,模拟买卖东西的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如,在复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两道题:(1)牙膏问题。牙膏厂将牙膏口的直径由原来的0.5厘米改为0.4厘米。如果每人每天使用牙膏的长度是2厘米左右,一年里,每个人大约要比原来少用去多少立方厘米牙膏?(2)自来水水管问题。我们学校某位同学洗手时忘记关自来水龙头。这个自来水管的内直径是3厘米,自来水的流速为每秒5米。请问:这位同学10分钟浪费了多少升水?这样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及用处。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巩固知识就是为学习新知做铺垫,要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复习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既要适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活动中,又要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促进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使复习课动人而不累人。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使旧知识焕发出新的活力,才能使“死”的知识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