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与思考

2015-10-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让孩子不再畏惧作文、做到有话可写、言之有物、自能作文,是摆在每个语文教师面前的主要课题,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更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教学;非智力因素 
  一、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首先是教师搭桥铺路。教师以“疏导”“点拨”为主,引导、鼓励、启发学生,不要牵着学生走,不要压抑他们,也不要包办代替。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启发方法:(1)目的启发,即让学生形成去粉饰、少做作、有真意的良好文风。(2)形声启发,采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以多种感官感知知识信息,使作文教学变“单调”为“多彩”。(3)情景启发,“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将实物引进课题让学生反复观察、感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孩子的表达欲望。(4)原型启发,有人曾以“对你的作文最有帮助的是什么?”为题对一些学生做过调查:认为是语文课的占18%,是课外书报的占31%,是学生优秀习作的占51%。可见,课外阅读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的具体模式,使他们产生了表达的欲望。“勤于读书,逸于作文。”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并介绍一些阅读方法,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求学生习作,若教师自己以身示范,亲写“下水文”,有意栽花,用心插柳,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一次,学校组织师生到君山春游之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自己也以《漫游君山》为题写了一篇,把它读给学生听,并把自己写这篇文章时的草稿提纲(选材、立意的过程)及几次修改该文的原稿(增、删、改、润的过程)一并张贴出来让学生看。传统教学重结果,轻过程,一些优秀习作虽好,但它只向学生展示了结果,而这样的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作者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却没有体现出来,这样更使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而通过教师朗读“下水文”、张贴原稿,学生就会觉得原来一篇内容充实、层次分明、文句通顺的文章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修改出来的。他们就也会尝试着这样做,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还注意收集积累历届学生的优秀习作,这些习作有别于优秀作文选刊,因为这些习作的作者都是他们熟悉的,而这些好文章都是他们周围的人写出来的,读起来有亲切感,对他们的心灵活动也会产生震撼、激励作用,起到很好的示范、榜样作用。 
  其次,使学生“想学”“乐学”,调动主体积极性。要想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作文教学应做到:(1)培养速读能力,养成勤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要想得清渠,须有源头活水。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学习读物中的故事结构、谋篇布局等写作方法。新课标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一百四十五万字。课标第三学段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更多的信息,,我觉得可以试着采用一些方法,如:树立“我将一目十行”的积极自我心理暗示;排除指读、轻微出声、重复阅读等障碍;采用浏览式阅读,注意理解内容大意,摘录好词好句,积累词汇;列文章提纲,学谋篇布局;写感想,学习分析能力。(2)学写生活作文,养成一日一记的习惯。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和生活交朋友,将心灵的触角伸向生活,去汲取生活中一切美好的、能激励人心的东西,并把它记下来。对于写日记,我认为只要写的是真话,抒的是真情,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好,无需对字数进行限定,那样会降低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3)开展各种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素材。应该多开展各种学科活动、课外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及综合实践。诸如:剪报贴报、好书大家读、作文竞赛、艺术节、小实验、小记者在行动、感恩活动、春秋游等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材料源,从而提高自能作文的能力。(4)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自改作文能力。教师应在精批、眉批、总批上下功夫,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越俎代庖,但有必要教给学生修改的原则和方法。(5)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应提倡口语教学。 
  二、充分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促使学生自能作文 
  学生产生“畏写”心理障碍,并非智力差,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拔高要求,不注意因材施教,不懂得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强调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如果客观条件适当的话,一个学生只要发挥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如何推波助澜,启发作文欲望,我认为可以这样做的:(1)明确作文目的,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2)设计新颖别致的多种命题方式,使学生情动而辞发。(3)创设一个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4)运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作文教学的激励机制我这样做的:语言激励、信任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 
  总之,在我全身心投入到习作教学研究中的时候,我深深感到作文教学的深远与厚重,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习作,学会习作是习作教研的最终目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习作教学之路,使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宋玉华.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体现创造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