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是做好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做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关注学生的发展,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重形式、轻体验、低兴趣等问题,才能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应当得到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激发阅读兴趣,指导正确阅读方法
阅读兴趣,是小学开展阅读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以培养,有利于加大小学生的阅读持久性,更给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利用故事导入以及情感导入的方法,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快速吸引,促进小学生热情地阅读文章。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去阅读,而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不能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通篇辅导,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走进阅读世界,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正确朗读,阅读文章中的情感,促进相关资源的自主搜集,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祖国在我心间》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正确朗读。朗读,是激发小学生阅读情感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小学生具有独特阅读感受的手段。先引导学生流利地朗读文章,再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读出文字间的情感,最后促进学生总结与升华出自己的感情,才能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二、加强方法创新,做好自主合作教学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肯定。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并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动。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学模式,这一观点的提出给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灵感。
比如,在讲解《海底世界》的时候,这篇文章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海底丰富的物质资源与海底各种美妙的声音。文章的语言十分优美,内容相对容易理解。教师不必在课堂上引导小学生一句一句地理解文章,可以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开始阶段,教师先给小学生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海底世界中都有些什么东西。在自主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以及不懂的内容用不同标志标出来。之后,教师再以海底世界这个主题,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一些小学生提出“文章中排比句所描述的声音都是哪些声音?”这样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信息量很大,想象空间也比较大,这一问题的讨论会促进课堂合作学习氛围的浓烈,更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教师给学生时间去探究,肯定学生在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课堂提问,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提问,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课堂提问,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有效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有利于课堂教学思维的严密化,更能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会促进课堂中的师生交流,营造轻松、激烈的学习氛围。
1.教师可以利用观察法来提问。教师利用图片的展示或者实验的开展,让学生产生疑问,促进学生在观察中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春天的雨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张图片,并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下雨天吗?”等问题,让学生围绕雨这一主题展开思考,促进本节课教学内容主题的明确。
2.教师可以将课堂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生活进行提问,会拉近学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距离,促进阅读学习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改革给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次创新的机会,也给予了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更多的教学指导。构建充满生机,具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给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权利,促进小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做好阅读教学改革,关注教学质量提高,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陈艳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路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