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浅谈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5-10-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 
  纵观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的数学练习,都存在有学生解题“粗心”“马虎大意”“不理解题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过程与结果的观察分析发现,其原因主要为读题审题不认真、基础知识不扎实、思维方法不灵活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针对这几方面的问题,我结合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及相关理论研究,从以下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能力培养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必须要做到认真、仔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在课堂中做到认真读题的良好示范,读到关键词句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中学会抓住重点及关键词语。教师在示范中还要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做到“四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读顺,养成指读两至三遍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题时既看清题目的显性条件,又要找出字里行间的隐性条件,对每一个符号、数据、字词、图表都分析清楚。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会落入题目的“陷阱”中,才能扫清题中所设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真正准确把握。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对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因为,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与延伸,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定理是进行推理、判断、演算、解题的基本依据。例题是基础知识的载体,一道好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数学中的这些基础知识与例题等,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推理与解决过程。 
  另外,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运算是解题的根本,只有运算准确,,才能使数学问题有效解决。但是,许多学生的运算中易出错也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心猿意马,或过于轻心计算,或急于解决下一步,往往容易造成计算的错误。因此,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提高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平时解题过程中克服粗心的毛病,才能逐渐提高学生解题中的运算能力。 
  三、训练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 
  解题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 
  首先,思维定式的影响是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消除消极思维定式对解题的干扰,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题多问。对于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二年级有男生32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一半,二年级女生有多少人?就引导学生还可以提出哪些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深入理解题意。当然还可以从分析上、从解法上、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变。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思维的局限性,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认识。要消除此类干扰,就可以运用一些一题多变的训练——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等使之成为多个与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法类似或相似的题目,这样可以开阔视野,深化知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有些教师在教学或批阅作业时,容易固守标准答案,这样无形中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我们不但不应该固守标准答案,更应是多鼓励学生勇敢地探究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 
  其次,受年龄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思维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因此在解题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解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作图辅助、动手操作等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做到认真书写,这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小故事来培养学生“一个小错误也会导致大问题”的责任意识,如“一个马蹄钉输了一场战争”“一个小数点夺去一个病人的性命”等,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从而降低学生在解题中的错误率。 
  2.培养学生有错必改的习惯。知错必改,善莫大焉。道理易懂,但是要执行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教师要狠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这一学习习惯。最繁琐却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每一次习题中的错误都要求学生及时修改订正,老师也绝对坚持做到复查。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就可以把这一习惯逐渐养成,而它更会使学生一生受益。 
  3.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解题后,可以从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教师只要注意从上述四个方面着手,学生的解题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索欲望,获得解题乐趣、迸发数学灵感,才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叶春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微[A].思维丛书(第二辑):让教学插上思维的翅膀[C],2012.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