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

2015-10-2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学走进了中小学课堂,由于各地教学水平的发展差异和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因此,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自身在农村小学的任教经验,对小学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1.信息课注重学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巧妙设计主线,以故事情境为主,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围绕在学生身上,并且语言比较幽默,学生情绪高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究,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探究多种解决方法,,并且考虑哪种方法最快捷,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比如,艺术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节电标语、节水标语、环保标语、励志标语、生日贺卡、学校课本文字等等,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发挥团队精神,整体完成任务,才能获得奖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更能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2.导学案、微课的精心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导学案和微课精心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在教学《我的电脑我做主》时,设计了五个方面:(1)自主学习,弄清知识;(2)小组合作探究,检验知识;(3)学生展示,深化知识;(4)实践应用,复习巩固;(5)树立拓展,巩固知识。学生在上课前,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堂上讲解知识。我们还可以结合重难点,自己设计微课,老师出示任务后,学生可以借助课本、老师的导学案,自行处理,如果遇到无法克服的重难点,就可以观看老师的微课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克服难点起到了辅助作用。 
  3.电子作业精彩纷呈 
  结合学科优势,设计出了精彩纷呈的电子作业,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如,电子小报、电脑绘画、PPT的制作、ACDSEE照片处理等,这些精彩纷呈的电子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生开放性 
  电脑在家庭中已经普及,有的学生可能存在“吃不饱”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好,可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有的学生则在某方面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就在基础知识多下功夫。 
  5.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 
  在教学设计中,不能只注重情境的创设,还要注重信息能力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关键是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个知识点,如何在学习中应用,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创设了情境,学生的学习氛围很好,轰轰烈烈一节课,学了有什么用,学生比较迷茫。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奚彦.谈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11(20).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