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能力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语言应用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借助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借助广泛的阅读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中的好词好句,比如:“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组织学生对该句进行分析,思考句子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进行仿写。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文本中的美,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分析中、在仿写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断练习中得到提升。
二、借助故事复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提高,能够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口头表达并不是学生考试的内容,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五六年级的时候还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非常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借助故事复述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藏羚羊跪拜》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藏羚羊崇高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复述”活动,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口吻,重新将该故事讲述一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在全面提高学生地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地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沈跃秋.如何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