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巧妙提问,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015-11-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方法,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形成教学高潮,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作为一线数学教师,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如何设计问题,优化数学课堂呢? 
   一、抓住重点,提高质量 
   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存在教学设计上的重点、难点,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应当抓住重难点进行设计。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问题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起到的作用,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随心所欲提出问题,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而学生在课本上又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最合理的适合学生的问题。 
   二、结合实际,难易适中 
   教师在问题预设时,需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的数学水平、班级的整体状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数学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的需要,把握问题设计的难易状况。如果问题过于简单肤浅,如“是不是?”“对不对?”等选择性问题,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形式上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起不到任何作用。当然,如果问题过于繁难深奥,超出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思考半天都无法理清思路,也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样无益于数学教学。 
   三、引发兴趣,关注评价 
   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应当结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在问题中体现新旧知识的冲突与碰撞,激发学生的矛盾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在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的评价要及时跟进,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教师都应做出及时的、准确的评价。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在积极肯定之余,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对于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寻找出错原因,,及时改正错误,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手段带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切忌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应用既是学问,又是教学的艺术,它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基础。一堂数学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于课堂问题的预设与生成。成功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效率。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