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整合的研究

2015-11-1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我校是一所在城里集中办学的寄宿制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各村屯农家子弟及外来务工子女,全校近3000名学生,90%的学生住校,并且由于学生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我校的家庭教育几近空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推进与发展。在阐述家庭教育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在学校教育中,更有效地整合家庭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架起家庭与学校间的桥梁,互相配合去纠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偏差,同时以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质、高知、高能的“三高”人才,仅仅依赖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奠基石,在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家校合作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重要艰难的课题。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指父母及家庭中的成年人)自觉地、有目的地按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及年幼者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这种实施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就是家庭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家庭教育的误区大致可以分为: 
   1.粗暴专制型 
   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动辄呵斥、诽谤、体罚等。 
   2.溺爱袒护型 
   对孩子一味迁就,一味纵容,偏袒纵容。 
   3.放任随意型 
   信守“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娱乐,对孩子不负责任。 
   4.分歧矛盾型 
   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问题各抒己见,思想观点不同,方式方法不同,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5.物质刺激型 
   把金钱、玩具当诱饵,动不动就予以奖励,肤浅的思想易滋长孩子的物质欲望和享乐思想。 
   6.知识填鸭型 
   只看分数、能力,把孩子当容器,一味地硬填硬塞,忽略孩子兴趣,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7.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有的又认为孩子现在更听老师的话,应该把教育责任放在老师身上;有些家长重养轻教,因此,他们只顾供孩子吃喝,而对孩子的行为品德漠不关心,直到孩子出了“问题”方才悔悟。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将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与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成长的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而且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家庭教育有着独特而突出的作用,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到了家就“一笔勾销”。要使学校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关心、配合和支持,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的目的。 
   2.学校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在某一阶段都达到某一个标准。故区别于家庭教育的个性化设计,学校在教育设计方面,以面向“常态分布”的大多数学生为主。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孟母三迁”的故事有一个重要的寓意,即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学生凡事愿意自己做主,喜欢独立思考。但也有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连吃什么,穿什么,读哪所学校也要问父母的意见。其实,无论怎样描述当代的学生,他们和家庭的联系是无法割舍的。这一方面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另外也与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关,,我们的基础教育主要还是培养“听话”“顺从”的学生,“个体性”“独立性”的土壤还不够丰厚。所以,学生的成长和家庭的联系必然是紧密的。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符合学生的教育规律 
   学生是否接纳教师的教育,一方面取决于教育者讲的是否精彩,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和老师是否有感情。家校的紧密结合是感情产生的桥梁。有家访经历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共识:教师到学生家走访,会一下子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思想政治教育就更贴近学生的心灵。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学生回到学校后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更加“顺从”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符合学生的思想教育规律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在天然存在的感情基础上,又融进了理性的成分。作为一个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最基本的会嘱咐孩子到了学校一定听老师的话。并且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及教育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1.构筑家校教育的良性关系 
   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长到学校来访等方式构筑家校交流的平台,经历互为信任依赖的良好关系,为家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在家长会上,我们可以明确对学生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及如何具体实施使家长对我们有信心;诚恳地邀请家长对我们随时提出意见,使家长感到我们的诚意。电话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学生没有及时返校,可以打电话关心一下是否是身体不舒服,学生由于某些原因耽误回家时间,可电话告知家长不要担心,让家长感受到我们强烈的责任心。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