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基于新课程的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2015-11-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高中物理课堂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改善物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课程背景下,如何确保高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是当下每个高中物理老师都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合作学习意识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的必要条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物理学史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粒子和宇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与能量存在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里斯团队,让学生了解到许多重大物理成就都是基于团队合作而得出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此外,教师还需强化学生的自我认同感,,通过赞扬、鼓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白自身在参与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体会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主动意识。 
   二、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质疑 
   高中物理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构建物理合作情境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开拓思维,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产生进一步合作研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前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将两张纸交叠压平后提起其中的一张纸,此时学生会发现另外一张纸也被一起提上来了,这一现象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讨论原因,并提出“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的概念。 
   三、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在交流中凝聚集体智慧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功能,学生在合作讨论时能够针对自己所碰到的难题做出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更好地开拓自身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受力分析”这一重难点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合作学习成员根据图片画出静止均匀球的受力图,此时小组成员所画出的受力分析图各有差异,很多学生在交流时会互相发现对方所存在的问题,在协作帮助下学生实现了对自身知识的修正与巩固,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新课程的推行为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质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步等措施来确保合作学习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实现学生物理知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伍锐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