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国内的小学田径训练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们急需探究的问题。
一、国内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学生进行随意指导,曲解相应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田径训练时找不到明确的方向与锻炼目标,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田径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学习状况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与户外锻炼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缺少教科书中标准化教程的指导,严重耽误了学生田径训练的进度。同时,教师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缺少正确的课程内容指导,往往会出现盲目教学的状况,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身体锻炼与田径训练的课程效果。
(3)在我国小学阶段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专业性较强的田径训练缺乏学习兴趣,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常常只能保持3分钟的热度,致使国内小学生田径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一类学科,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田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国体育教育者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二、利用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田径训练兴趣的方式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对大多数事物感到好奇,针对这一特点,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应采用激发小学生好奇心的方式,使对田径一无所知的学生逐渐产生学习田径的兴趣,为今后的田径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人教版教材案例中,通过利用田径宣传海报,充分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奇心,有效改善了以往学生对田径教学毫无兴趣的状况,使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更有效加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感官探究与动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逐渐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今后的田径教学的发展提供有效保证,更为兴趣教学在国内课堂中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针对我国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授课方式单一死板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创新型的授课方式进行田径教学,在兴趣教学的过程中优化传统授课方式,以此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乏味的情况,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体验。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桂林逸夫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在针对该校田径教学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通过在校内长期开展“兴趣教学”、举办“单脚跳比赛”等方法,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田径比赛的热烈氛围,为我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田径训练环境。通过为期3个月的实验性教学,我校的田径教学质量获得了有效提升,学校以家访的形式,对部分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普遍调查。调查得知,通过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我校学生整体的田径训练积极性与兴趣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切实有效地加强了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详细的数据比对,我校45%的学生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对田径训练的看法,在跳远、蛙跳、单脚跳、高抬腿、弯道跑等诸多田径训练课程中收获到了极大的快乐;55%的学生在兴趣教学的模式下,获得了体育素质与田径技术的全面提升,从而有效实现了兴趣教学的先进意义,学生在兴趣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获得田径技能与身体素质的锻炼。
(3)采取比赛的形式。通过在田径教学中采用比赛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田径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体格,培养健康活泼的天性。
通过对人教版教材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有效了解到,竞争意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实际学习的态度与欲望,存有竞争心理的学生,往往会将50%以上的精力投入学习过程。另外,竞争意识更能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在我国传统的田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田径运动的打分与评价,致使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赞赏与指导,从而缺乏田径训练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小学生田径教学过程中,校方应积极采取比赛的形式,在田径比赛中对不同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与鼓励,对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颁发优胜奖,以此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今后的田径课程学习;对于在比赛中失利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足够的包容与鼓励,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心,以乐观、勇敢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田径课程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田径比赛的内容发送到网络上,让学生的家长与社会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历程,实现教育真正的意义,以最优化的环境,为学生的将来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并且相应地进行改善与探究,将兴趣教学实际应用于传统的田径训练中,才能为未来的小学田径教学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