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研究在原有对16个外省市已进行200多份电子问卷调查并得出部分结论的基础上,对自编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效性调查问卷进行调整后,在某县随机抽取了27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他们对远程培训有效性的主观态度进行了现场书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7.01%的教师对问卷调查的配合度不高,其中男性更不愿意配合;探索性因子分析能提取两个因子,两因子结构信度检验良好;配合调查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远程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良好;远程培训有效性的得分在性别、教龄和婚姻分组上的无得分差异,但在学校级别、学历和目前职务分组上的得分差异显著。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有较高认可度。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有效性;问卷调查;信度
一、前言
由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可知,教学工作是一项专门化的职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熟练业务,实现专业成熟,必须不断学习、探究并拓展自身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远程教育培训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模式。目前,教育部“国培计划”将教师远程培训摆在老师继续教育的主导位置,希望从更大范围、更大规模、更多层次上去提升我国农村地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最终促进我国的教育质量的提高。然而,远程培训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虚假的考核、他人帮学、学习动机难以维持、形式性学习任务完成,等等。在过去的几年里,远程培训在课程内容模块、考核方法、组织管理、培训人员培训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远程培训的有效性逐渐引起广大在职学习教师和培训工作者们的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在研究多从实施完成方面去考虑其有效性,少有研究从远程教育在满足教师自身需要以及实际教育学促进方面去考虑其有效性,更无此方面的调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培训实效和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自编农村中小学远程培训有效性条目进行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的有效性现状,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提供现实参考。
二、方法
1. 调查对象
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在石门县城郊和乡镇的200多所中小学校中随机抽取了20所中小学。问卷由湖南省石门县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组织调查人员各带15份下至学校且当天回收。然后在学校里随机抽取教师参与调查,问卷填写采取无记名方式。一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回收275份,问卷回收率91.67%。其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被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2. 调查材料
冯延平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师培训表征包括五个方面:培训目标有效性,培训内容有效性、培训方式有效性、培训管理有效性和培训评价有效性。本研究的调查内容根据这五个表征自编调查问卷,,表征所对应的自编条目详见表2。共设置了16条目,每个表征有2至4个不等条目。每个条目提供五个选项可供被试选择,从“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比较不符合”到“完全不符合”,计分方式依次从5至1。
3. 分析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三、结果
1. 问卷填写的可接受性
调查过程中共有25份问卷没有收回,但调查人员没有对未能回收原因做出统计和追踪。从被试对“远程培训有效性”条目的填写情况来看,有31人在所有项目上均选了“完全符合”,有14人在所有条目上均选了“比较符合”,有2人在所有条目上均选“完全不符合”,共计47人(17.10%)的选项单一。此部分教师可能只是为了应付任务而填写问卷,乱填的可能性较大。与剩余228人相比较,两部分被试在教龄、学校级别、目前学历、目前职务和婚姻现状上不存在比率差异(p>0.05),但在性别上的比率差异显著(x2=5.827,p<0.01)。在选项单一的47人中,男性(26人)的所占的比例(55.32%)比228人中男性的比例(36.40%)更大,即男性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某个固定的选项。
2. 项目分析结果
在对自编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时,其研究对象仅考虑问卷选项有变化的228名教师。条目和条目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551~0.821(均p<0.01)。以总分高低27%处的分数作为高低组的临界分,条目的CR值范围为6.931~15.918(均P<0.001),说明各条目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3. 问卷的信度特征
对15个条目进行球形Baterllet检验,KMO值为0.924,P<0.001,说明适合进一步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旋转法抽取因素,以特征值大于1为抽取因素的个数。结果表明可以抽取2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7.923%。除目标4个条目之外的所有条目均落在一个因子上,因子负荷范围为0.634~0.775,特征值为7.638,方差变异解释率为35.598%,其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17。关于目标内容的四个条目在一个因子上,因子负荷范围为0.421~0.809,特征值为1.320,方差变异解释率为22.325%,其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786。整个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为0.923。各因子及整个问卷信度良好。
4. 远程培训有效性的特征
仅以228人分析被调查教师对远程培训有效性的主观认知,整个问卷总分为75分,总分平均分为61.21±9.50,位于一半总分之上,所以,整体而言被调查教师认为远程培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男性教师得分为60.66±9.43,女性教师得分为61.52±9.56,男、女教师之间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0.658,p>0.05);教龄在10年之下的教师得分为60.80±7.94,教龄在10年之上教师的得分为61.44±10.16,两教龄分组之间的得分差异不显著(t=0.514,p>0.05);小学组教师的得分为62.79±8.68,中学组教师的得分为60.29±9.85,小学组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学组教师的得分(t=2.004,p<0.05);学历为大专的教师的得分为63.50±8.53,学历为本科或研究生的教师的得分为60.56±9.65,大专学历教师的得分要显著高于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得分(t=2.027,p<0.05);行政教师的得分为64.29±8.17,学科教师的得分为60.59±9.65,有行政职务教师的得分要显著高一般学科教师的得分(t=2.531,p<0.05);已结婚教师的得分为60.87±9.93,未结婚教师的得分为62.57±7.52,两组之间得分差异不显著(t=1.08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