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5-12-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很多是教会学生识字、组词、造句以及短篇的写作,,其中大部分教材取自生活中的事物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轻视学习语文的现象,所以,探索新的教学形式是教学的当务之急,新的教学形式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要求,满足他们的兴趣。就如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教学 
  根据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采用开放式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取得的成就感的同时,也就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为以后对知识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感情,陶冶情操 
  语文教材的选取不是随机编排的,通常一篇文章中旨在传递一种精神并且表达某种感情,所以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而是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使学生通过文章了解到没有接触过生活常识和特殊的情感。例如,学习《再见了,亲人》时,通过自荐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触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会因为激动和兴奋自觉地融入课文的学习中,长此以往就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开放课堂,演绎教学 
  活跃的课堂氛围通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综合教学。例如,学习《丑小鸭》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篇课文,将这篇课文改变成话剧的形式。这样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时候能更深入地体会到所演角色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的表达,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全文,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和影像视频能够将文章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适度,因为大量直观的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甚至使学生产生惰性思维,不利于他们的脑力开发,严重影响发散思维的运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学习兴趣的产生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曹新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5(20).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