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化学课程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目标的不断完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每个学科的存在价值之一。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化学思想,要有效地将化学思想的渗透与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化学思想;人生价值观;结合;必要性;渗透;注意事项
化学思想是化学知识的精髓所在,也是展现化学学科价值的重要方面。所以,课改下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而且对化学学科价值的体现以及学生的健全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有效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论述,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一、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高中化学课的存在价值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展现课程的价值,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从育人方面来说,有效地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相结合就非常有必要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化学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众所周知,在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课程教与学目标的设定已经转变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人生价值观的培养是课改的要求,所以,将化学思想与其有效结合,不仅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对价值观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学生的健全发展决定我们要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单纯考虑其学历、分数的高低,而是要综合评价,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则是学生素质水平提高以及健康思想形成的保障。所以,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健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有效地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与课程价值的体现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多种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的有效结合
1.借助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思想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培养的基础。所以,在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科学探究精神也得到培养,进而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原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时,为了有效地将化学思想和人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该部分的授课时,我以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原子结构图为例进行介绍,首先,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三者的原子结构图,如:金刚石是立体网状结构,石墨是平面网状结构,C60是由60个碳原子先构成分子。这样的直观展示一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不同,加强学生对原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的理解,并有效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二是直观的图片展示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的探究力,,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借助守恒思想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保障,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借助“守恒思想”来有效地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之中,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侯氏制碱法”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将守恒思想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以及对复分解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的现象等进行思考,以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侯氏制碱法的应用价值,进而在帮助学生树立知识应用意识的同时,也能看到侯氏制碱法带来的成果,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思想,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3.借助动态平衡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能源观
随着能源的过度消耗,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就成为当今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所以,在化学思想的渗透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通过对“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统一思想”的渗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进而在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关注能源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在有效渗透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在该部分的授课时,我借助“锌片、铜片、导线、稀硫酸、烧杯、电流表”等实验材料制作成原电池,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知道电子是怎样移动的吗?为什么会这样移动?你能分清楚哪端是正极,哪端是负极吗?直观形象的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进而有效地将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统一思想渗透到课堂之中,同时,还能顺势将目前能源的现状进行渗透,以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三、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中需注意的事项
众所周知,问题是改进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明确了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效果的最大化实现,才能真正体现化学思想的价值,才能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哪些方面需要我们注意呢?首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所以,只有围绕学生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才能在化学思想渗透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人生价值观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才能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其次,化学思想的有效渗透。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只会灌输习题的答案,从意识上常常忽略化学思想的渗透,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要想确保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事项都需要注意,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课改下,我们要改变应试教育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思想,要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教材,有效地将化学思想与人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化学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总之,作为新时期的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渗透化学思想,并展现其中所包含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终身健康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凤势.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J].学科教学·化学,2006.
[2]张章录.化学史教学大有讲究:化学史教学案例与反思[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