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和2010年前的趋势预测

2014-03-2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和2010年前的趋势预测 摘 要  四川省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内,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发生,但主要集中在7、8月。根据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把它分为严重和一般两类,一般洪涝遍及全省,灾情较重,严重洪涝出现在四川盆地,灾情重。四川洪涝灾害的特点:降水强度大且集中;灾害突发性强、来势凶猛、危害大、灾情重;发生频率高且地理分布不均;开始和结束期地理分布不均;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等。严重洪涝除了与一般洪涝有相同的特点外,还有其独有的特点。全省一般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是雅砻江中游岸两岸、阿坝藏族自治州中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西南部。严重洪涝出现最多的地区是盆地西北部。 

未来趋势预测:从现在到2010年,四川的降水量比20世纪90年代多,洪涝灾害比90年代重。1999~2003年,是洪涝由少到多的时期,洪涝重,2004~2007年洪涝较轻,2008~2010年洪涝重。 

关键词:四川  洪涝灾害  特征  趋于预测 

 一、前言 

    四川省包括四川盆地(以下简称盆地)和川西高原。每年的4~10月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这是我省主要的、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危害严重的一种气象灾害。四川省的洪涝分为严重洪涝和一般洪涝,严重洪涝只发生在四川盆地,但它包含在一般洪涝中, 一般洪涝遍及全省。过去,有很多人研究过四川盆地的洪涝灾害,但没有人研究四川全省的洪涝灾害,四川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如何?还不太清楚,为防治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危害提供依据,我们对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1999~2010年洪涝灾害的发生趋势。本文统计洪涝灾害的降水资料是四川各气象站195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划分洪涝灾害的标准,是甘孜和阿坝两州(以下简称甘阿地区)、盆地、攀枝花市及凉山州(以下简称攀西地区)用于日常业务的洪涝标准。 

二、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的洪涝灾害主要由暴雨和大暴雨引起的,它是其成灾的形式,其次是地形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因为四川的地形复杂,各地暴雨的标准和成灾的降水量不同,所以不同地区洪涝灾害的标准也不同。 

(一)一般洪涝灾害的标准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150.0mm为一次洪灾。 

甘阿地区:单站任意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50.0mm,或者日降水量≥30.0mm 

算一次洪涝灾害。 

(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 

四川盆地内,一次严重洪涝灾害的标准是:在5~9月,5月有连成一片的2个及以上的站,6~9月有连成一片的3个以上的站,它们在相同的连续3日 

内,每个站3天的总降水量都≥150.0mm。 

                 三、四川洪涝灾害的若干特征 

 四川洪涝灾害的特征,分为一般洪涝的特征,它包括了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严重洪涝独有的特征。 

(一)一般洪涝的特征和四川盆地严重洪涝与一般洪涝相同的特征 

 1.一次涝洪灾害发生时,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且集中。 

    盆地和攀西地区,单站连续3日总降水量,最小为150.0mm, 最大在150.0mm以上,盆西、盆北和盆东山区普遍在200.0mm以上,有的站在300.0mm以上。甘阿地区,单站日降水量的最小值为30.0mm,最大值≥35.0mm。 

 2.洪涝灾害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灾情重,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洪涝灾害有很强的突发性,不象旱灾那样由轻到重,它来势凶猛,往往使人来不及预防和躲避,所以灾情严重。它导致山洪爆发,河水陡涨、破坏植被、冲毁和淹没良田、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死人、畜,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灾区内有43个县连续3天的总降水量超150.0mm,暴雨中心内有7个县连续三天的总降水量超过300.0mm;这次洪灾,使许多河流出现了历史最高水位,其中四川盆地内长江段水位居200年来的第三位,出现了100年一遇洪峰,有119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1,500多万,工农业经济损失达25亿元左右。 

 在山区,特别是甘阿地区和攀西地区,洪涝灾害还引发泥石流,对农田和房屋、交通等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洪涝灾害不但危害源地,还波及下游。 如1981年7月9~14日,盆地西部和中部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盆地西部和中部是洪涝灾害源地,受到危害,它还波及到下游的长江沿岸,造成长江上、中游的大洪水。 

3.发生频繁,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西边缘多,其余地区少。重灾年多。 

 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全省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3~3.1次,其中甘阿地区0.5~3.1次,攀西地区0.2次以下,盆地0.3~1.7次,多为0.5~1.7次。最大值出现在高原上雅砻江中游两岸,年平均发生次数2.0~3.1,次大值在大渡河和岷江上游之间地区,年平均发生次数1.3~2.2次。全省年平均最大值3.1次,出现在九龙,最小值0.3次,出现在古蔺。 

 重灾年多,1951~1999年,四川出现的重洪灾年有以下14年:1955、1959、1961、1968、1973、1974、1975、1978、1980、1981、1982、1983、1984、`1989 

年,占总年数的26%。 

     4.各月发生频率地理分布不均,甘阿大部和盆地西部边缘多,其余地区少。 

    四川的洪涝灾害发生在4~10月,主要在7~8月,各月的地理分布不均,但6—9月分布趋势的特点相同,①高频率出现地区:高原上雅砻江中游和阿坝州中部,盆地区在盆西边缘的北川—安县—江油一带和雅安—乐山一带;②5、10月分布趋势相同,高频率区在甘阿地区,为5~20%,盆地区和攀西地区大部无洪涝灾害,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发生频率低,为2~3%。③4月仅个别站有洪涝发生,频率也低。 

各月洪涝灾害的最高频率都在甘孜州南部的雅砻中游江两岸。 

5.洪涝灾害开始时间(月)地理分布不均 

    洪涝灾害开始期,全省为4~8月。甘阿地区为4~6月,大部5~6月,分布呈区域性,但错落有序;攀西地区6~7月,大部在6月;盆地区在4~8月,大部在5~6月,其中盆地北部和渠江下游东岸以5月为主,出现在8月的仅古蔺一县,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多在6月。
6.洪涝灾害结束期(月)地理分布不均 

 全省洪涝灾害结束期为7~10月,大部在9、10月。甘阿地区在8~10月,大部在9、10月,其分布是:石渠在8月,雅砻江以东的地区主要是10月,以西地区是9月。盆地区为7~10月,大部在9、10月,其中叙永在7月,岷江、沱江中游之间的地区和宜宾、泸州南部及广安地区在8月,南江到蓬溪一线以东的地区在10月,除此以外的其余地区在9月。攀西地区在7~9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7.在洪涝期内,各地各月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差异很大,洪涝灾害的高峰时间主要7、8月。 

 从表1可知,在洪涝期内,各代表站各月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差异很大,基本呈正态分布。最高频率出现月,盆地在7、8月,多在8月;攀西地区出现在8月;甘阿地区主要在7、9月。 
表1    1951—1999年四川各代表站4~10月中各月洪涝灾害出现频率(%) 

站                    月 

名        3    4    5    6    7    8    9    10   11
成  都    0    0    0    4    15   15   0     0    0
雅  安    0    0    4    7    50   61   17    0    0
广  元    0    0    4    9    30   11   11    0    0
绵  阳    0    0    0    9    21   21   12    0    0
北  川    0    0    3    13   79   53   26    0    0
乐  山    0    0    11   9    33   35    9    0    0
自  贡    0    0    0    5    12   14    2    0    0
内  江    0    0    4    7    15   11    4    0    0
宜  宾    0    0    0    7    11    9    2    0    0
达  川    0    0    2    4     9    4    7    2    0
南  充    0    0    0    7    11    7    0    0    0
西  昌    0    0    0    0     0   22    2    0    0
甘  孜    0    0    2   15    13    7    9    2    0
理  塘    0    0    1   18    45   29   10    1    0
马尔康    0    0   16   55    36   23   39    2    0
阿  坝    2    5   14   26    49   26   19    2    0
黑  水    0    2   12   68    63   20   46    7    0 

8.洪涝灾害有阶段性和持续性 

    洪涝灾害的阶段性,是指全省和其中的一个地区的洪涝灾害在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多,一段时间(连续数年)发生次数少(见表2)。 

表2    四川各地1951—1999年各时段洪涝次数

站 名
 1951~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马尔康  8 15 14 24 16 
松 潘 5 10 9 14 12 
广 元 5 3 7 11 6 
绵 阳 6 5 6 9 3 
遂 宁 3 0 3 4 2 
 乐 山 8 9 8 10 7 
雅 安 14 18 12 11 9 
 宜 宾 4 4 2 2 1 
合 计 45 56 55 85 57 

      1951~1999年,四川大部分地区各年代的变化与全省的变化基本相同,50年代少,60年代多,70年代少,80年代多,90年代少,其中80年代最多,但由于四川地形复杂,个别地区的变化与全省变化不同步。 

 洪涝灾害的持续性,是指一个站连续出现洪涝灾害的年数≥2年。全省持续年数,除马尔康2~11年外,其余地区2~7年,多为2~4,极个别站的洪涝不持续(见表3)。 

表3    四川省1951~1999年主要站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和年数 

马尔 持续时间  54~58  60~61  69~71  73~83  85~94  98~99 

康 &nb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