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巧设情境,提高高三英语词汇语法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2016-01-2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在高三英语词汇语法复习课中,引入情境认知理论,巧妙设定各种情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词汇语法知识的理解,并启发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正确的语法形式,使用恰当的词汇进行表达。从教学实际出发,简单阐述了如何立足课堂,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在词汇语法复习中创设各种即时、有趣、直观、生活化的情境,提高词汇语法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词汇语法复习;情境创设;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Brown等(1989)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它是活动、背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紧密相关,所学知识在情境中得以运用和发展(莫琼,等,2009)。情境学习观点重视知识的情境性,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学习者在情境中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贡献者。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一直都注重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语法和词汇的能力。而传统的词汇复习教学多采用学生反复记忆、教师重复听写的方法。语法复习更多的是采用大量的练习来完成。词汇语法复习过程机械呆板,方法单一老套,学生兴趣难以维持,效果甚微,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理论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不断利用知识的行动中(莫琼,等,2009)。在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教学中,引入情境认知理论,巧妙设定各种情境,不仅可以“愉悦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形成积极情绪(林英波,,黄海丽,2011)”,还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理解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合理运用语言创造条件,提高词汇语法复习的效果。 
  二、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身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只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是高效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种途径。因此,教学情境必须要真实有效,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立足课堂,创设即时情境 
  高三的英语复习课,总能让人联想到不断重复的词汇、语法讲解、试卷讲评、习题演练,单调枯燥,学生不免疲倦,复习效果也肯定不好。有时教师发挥些想象力,机智地处理一些偶发事件,巧妙地创设一些情境,来复习词汇语法知识,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案例1 
  一次在上课前,笔者故意给学生放了一首英语歌曲,正听到高潮的时候铃声响了。笔者把歌切断,学生很懊恼。这正是笔者要达到的效果。上课时笔者就让学生翻译了这个句子。“当我们正在听一首好听的歌曲的时候,突然铃声响了(We were enjoying a beautiful song when the bell rang)。” 这样就很自然地用上了be doing ...when这一句型。 
  笔者趁热打铁再问学生:“How do you feel?”, 学生很自然地答出“annoyed”. 这样也就过渡到了下面的句子:It’s so ______(annoying)。然后笔者又向学生呈现了下面两个句子: 
  (1)It’s so annoying ______(that)we were enjoying a beautiful song when the bell rang. 
  (2)______(What) annoyed us a lot is ____(that)we were enjoying a beautiful song when the bell rang. 
  案例2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个人的学习习惯也不同,很难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专心致志地听讲。总会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一些与课堂不符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也不妨将计就计一下,借学生的小错误创设情境为课堂所用,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笔者正在讲be likely to do(有可能做……) 这个词组时,有位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研究着肯德基优惠券。笔者朝他盯了几秒,其他学生也都看到了他的这一举动,但他自己好像还没感觉。笔者正想发火批评他一顿,忽然又觉得打断课堂对其他学生不好。我就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问了别的学生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Mike is likely to have for his lunch today,hamburger or fried chicken?”听到自己的名字被点到,这位学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马上放下了手中的肯德基券。笔者继续不动声色地让另一位学生回答我的问题。其他学生也能很好地用be likely to do 这一词组来组织答案。在学生猜测完之后,笔者再问刚才那位学生:“Is Alex right in guessing your choice for your lunch”。这样巧妙地避免了中断课堂教学,又巩固了词汇,也让那位学生参与到了课堂中。
  (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创设趣味、直观情境 
  1.利用练习中的情境 
  学生每天都会做大量的练习,有些练习特别是阅读理解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语境,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语境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一次一篇阅读理解的内容是关于一种高科技概念车,时速能达到1000英里每小时,学生觉得难以置信。课后笔者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并下载了视频,看完后让学生填写下面的句子_____(power)by a rocket booster, the car can reach a speed of 1050 mph. 再问他们:“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ar?” 有些学生就回答:“It’s so amazing.” 笔者接着让他们完成下面的句子:______ amazes us most is _____ the car can reach a speed of 1050 mph in 20 seconds, _______(travel)faster than a speeding bullet.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