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互动教学

2016-01-3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摘 要:要想让学生及时将物理知识迁移成运用能力,教师就得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开设互动课堂,让学生经过体验和交流完成知识运用和拓展。结合教学实践,优选亮点,对互动课堂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动;讨论;思考 
  许多学生反映物理进入高中阶段变得抽象,甚至概念、性质和定理都掌握的情况下遇到实际问题依然不会解决。这就是知识没有及时转化成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设置互动课堂,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讨论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一、理论知识互动讨论 
  高中物理有大量的概念和定义等理论描述,其中延伸出来的理论知识往往读起来比较拗口,不容易理解和识记,学生很容易因为细节疏忽造成理解偏差。所以物理教学中除了对基本概念和细节的强调与提醒以外,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与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掌握应用已有知识或经验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形象认知,我们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在对比情况下先让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形象的掌握,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如下问题:物体的速度变化、位移变化存在规律吗?怎样探索复杂运动蕴含的规律?然后我们再通过多媒体演示最经典的匀变速运动,,启发学生讨论和研究。 
  这样设置,形象直观,给学生留出了思考、分析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经过讨论能掌握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实践技能实验体验 
  作为自然学科,物理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运用转化。实验是相对封闭的学生接触相关物理现象、体验物理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必由之路。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问题一步步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做哪一步需要什么器材,其中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如,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等重的金属片和纸张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落下的现象;然后再将纸张捏成一团,重复对比,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结合演示实验来深思其中的物理规律,从而有效回答相关物理问题:①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②若设法消除这一因素,结果又如何?接着,演示牛顿管里的羽毛、钱币下落的快慢。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得出结论这一思考路径。 
  总之,物理知识不能灌输,而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讨论理论知识,体验物理生成,只有这样才能理论结合实践,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