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如何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美”

2017-12-15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周煜翔
  摘 要: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目的就是学习高品位的审美观,提高学习者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但是,在以前的文学作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仅是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作品想要传递的中心思想,以期在考试中顺利地解答出相关的题目。可是没有时间和机会对文学作品中“美”进行体悟,导致作品价值根本得不到充分展现。所以,在日常的阅读时,除了阅读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之外,还会通过多角度的解读和思考来感受不同文本中的“美”,目的就是要在感受和体验“美”中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生命品质。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古代文学作品;影视文学作品
  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各种考试,特别是最终的高考,老师、家长都常常劝说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完成试卷、各种练习题上,提高解题能力。但我认为阅读文学作品与提高语文考试成绩之间不存在冲突,,甚至有效的阅读有助于考试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解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日常的阅读中,我们常常通过解读人物、故事情节来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受作品存在的价值。这样不仅能够在美的熏陶中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也能自由地与作品、与作者甚至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思想的碰撞,进而使我们在感悟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我就说一说我从哪些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美”。
  一、讀“古代文学作品”感悟“美”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作品中有展现“人物美”的、有“景物美”的、有“情节美”的、有“情感美”的、有“爱情美”的等等,可谓是美不胜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物美”,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也许是因为他们与我们时空跨度大,我们需依靠想象来将这一人物形象化,将所有贴切的词汇都与相关的人物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人物有跨越时间的生命力,再现于千年之后的现在。而这是现代一些作品所达不到的效果。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物原型,只能从相关的影视剧中寻找点滴影子,再加上文字的刻画来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我喜欢阅读“神话”,不同的神话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其认为是人面兽身、三头六臂,总之是一些“丑八怪”的造型。但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美”的,因为他们都用自己的法力、法器为四海八荒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精神是美的,他们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比如:“夸父逐日”,这一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过,但我们应该阅读文言文,一来能够锻炼我们的文言文翻译能力,二来从中能更为深刻地感悟夸父身上的精神。记得第一次阅读这一作品时,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那时我应该还没有上学,妈妈告诉我这个故事表达了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这时期我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多大的印象;第二次读是在小学课本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夸父身上的精神品质,感受夸父逐日的艰辛。这一次我死记硬背地将这一道理记下了。但上了初中,和其他同学交流时,我听到了不同的意见,有同学说他愚蠢、有同学说他自不量力、有同学说他坚持、有同学说他不畏困苦等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当然,我也有了我自己的看法,那时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夸父就是傻,追上太阳能怎样,追不上又能怎样。叛逆期的我们总是那样剑走偏锋。到了现在,我无意中又看到了这篇小故事,此时,我则认为夸父是“美”的,他的精神是美的,就像小学我死记硬背过的道理是一样的,他身上的坚持、无畏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年青人身上所缺少的吗?其实神话故事就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直观地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在感受人物美、精神美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读“影视文学”体悟“美”
  影视文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包括相关的剧本、文字性脚本等等。而且,影视文学的学习和阅读也是我们中学生最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但是,不论是阅读作品还是观看影视剧,我们都应该学会发现“美”,而非简单地为了看热闹、为了赶潮流而看。这样是发挥不了作品文本的价值的。所以,在观看一些文学作品之后,我经常会写一些读后感,写一写我对这些作品中相关人物的认识,说一说我的理解,感受一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形象和他们的灵魂、他们的行为所传递给我们的“美”。
  例如:看过余华的《活着》改编的电视剧后,我也阅读了这本小说,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出入,但我还是从不同的形式作品展示中感受到每个人物身上的美。尤其是“福贵”和“家珍”。先说说“福贵”吧,一个从少爷变成贫农的形象,更很好地诠释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而且小人物身上的质朴、平实、顽强的生存意志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美”。
  再来说说“家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妇女形象,勤劳、善良、贤惠、任劳任怨、与落魄的丈夫相濡以沫等,她想要的就是“安生的日子”,不需要大富大贵,平安就好。然而,这一形象与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认知都是有冲突、有矛盾的,也是一个被扣上“傻”的帽子的人物。而且,在我看来,她的命运不同于福贵,福贵的一生是时代、命运的影响和缺少改变自己的勇气共同作用的,而她的命运是自己造就的,用自己的勤劳、善良点亮生命中的点滴,也拨动着每一个读者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如果人是世界的精华,那么文字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任何一种文字,特别是汉字,包含的“美”是无穷的,谁也想不到一个字能够容纳多少“美”。而且“美”是无处不在的,文学作品中,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人物都能传递“美”,都能让我们在语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尽情徜徉。
  参考文献:
  [1]王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A].名家名师名校名社团校园文学论萃[C],2014(11).
  [2]彭薇.关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编辑 谢尾合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