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地理课堂,孕育人文精神的“沃土”

2017-12-1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王之波
  摘 要:核心素养培養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头戏”。人文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二地理教学实际,浅显论述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人物精神;培养策略
  何谓人文精神呢?百度百科对人文精神的解释如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文精神:第一,人性,即人们对人格尊严的不懈追求。换言之,人性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二,理性,即人们对于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换言之,理性就是人们必须要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地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第三,超越性,即人们对生活意义的不懈追求。换言之,超越性就是人们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超越,树立更为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人文精神呢?下面笔者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策略。
  一、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正是以人文本的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务必要以学生为本,即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以人文本的思想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学习高二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设计的各项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在导入环节,笔者在引领学生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抛出了一个新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从纬度位置看,世界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哪里?我国与世界的分布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讲解“地理环境决定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又抛出了一些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讨论:“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生产力水平如何?早期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是大还是小?”
  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下,课堂中的各项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的。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轻松自如地习得了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人文精神。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科学探索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正是科学探索的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与人合作探究地理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二地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项合作探究活动,即让学生分小组探究“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首先,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教材和小组成员在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探究。其次,笔者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了汇报。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了梳理总结。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了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相关地理知识,还逐步形成了科学探索精神。
  三、在教师引领下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实上,新课程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开展这些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全面达成,进而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学习高二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了清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包括:(1)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等。此外,笔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了情感教育。
  在教师的步步引领下,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全面实现,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也在润物无声中逐步树立起来。
  总之,高中地理教材中本来就涵盖着各种各样的人文知识,教师一定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这些人文知识,将这些人文知识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此一来,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习得相关地理知识,还会逐步孕育人文精神。简言之,教师要让地理课堂成为孕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游龙香.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11):12.
  [2]张慧敏.试论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环球人文地理,2016(16):46.
  编辑 鲁翠红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