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把握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的策略研究

2017-12-2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李伏忠
  [摘 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的重点建设内容。高校应紧抓校园网络文化这一重要切入点,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抢占网络文化阵地,主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博弈格局中切实把握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关 键 词] 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62-02
  一、引言
  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的重点内容。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紧紧抓住校园网络文化这一切入点,积极抢占网络文化阵地,把工作重心延伸到网络空间,把教育要求融入网络空间,把文化阵地构筑到网络空间,主动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在当前今社会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博弈格局中切实把握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分析
  高校网络文化可理解为大学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与呈现,也可理解为网络文化在大学组织中的选择与重塑。高校网络文化特指以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在校园活动中,大学人所共生、共享、传递的网络价值取向、网络生活方式和网络行为方式[1]。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创新之举,也是推动高校和谐发展、繁荣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思想先锋功能
  人的理性总是希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因而会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自我,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尤其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而网络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先锋,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强大的思想先锋功能,用优雅、辉煌、独特的大学文化濡润、熏陶、影响每一个学生,并引领、传承一代代学生。同时,,优良的高校网络文化也可以通过一代代学生广泛地向全社会传播、扩散,进而影响社会大众,亦可以在某一时期起到担负时代思潮“急先锋”的作用。
  (二)全面育人功能
  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客体,通过文化塑造理想的人格,调动人的内在意志和创造性,这就是文化的教育功能。高校的文化教育除了常规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这只“看得见的手”之外,还有“网络文化育人”这只“看不见的手”。但是,正是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全面育人方面,功能无比强大,内容非常丰富,形式极其多样:既可以借助门户网站、网络课堂、即时通讯软件、手机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大大丰富了教育的形式、拓展文化的内容,又以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极易让学生乐意接受,在全面拓展学生素质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價值评判功能
  文化是群体共同的行为规范体系,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既包括行为者的信念,也包含普遍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制裁。网络条件下,不同的社会群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存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都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并影响其他人,在高校师生群体中也不例外。青年学生善于接受新思潮,但也易被误导。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以明确的价值取向建设网络文化的主阵地,着重青年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完善;引领网络舆情,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对负面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弱化社会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
  当前,高校已成为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前沿阵地。不可否认,有少部分的高校师生受到了敌对、不良势力的网络文化渗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高校甚至无法提前预判断某一次意识形态的危机来自何方:我们不抢占宣传阵地,不良媒体就会乘虚而入;我们不传播高雅文化,低俗信息就会泛滥成灾;我们不做好网络平台,学生就会随波逐流。这迫切需要高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掌控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三、把握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导权的策略分析
  网络条件下,各种社会群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试图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并影响其他人。大学生善于接受新思潮,但也易被误导。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要抢时夺势、主动作为,抢占网络文化的主阵地,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支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四个一”目标,巩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领导权
  构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络大平台;建立一套网络育人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专兼职网络文化建设团队;培养一批理性、自律的大学生网民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2]要实现“四个一”目标,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切实加强高校党委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发挥高校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
  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弘扬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探索网上舆论引导话语权,掌握网络文化育人主动权,推进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功效。高校党委还应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占领网络制高点,积极主动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把握“两微一端”,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网络文化阵地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6月,在中国7.10亿网民中10~29岁的占据51.3%,达到3.53亿[3]。全国高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的考察对象就有近470家高校的官方微信。各级各类网络平台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要载体,高校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平台,提高网络文化的吸引力,积极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