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贞姬
[摘 要]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践基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实践既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其教育实践能力最为重要的途径。如何让实践基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主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两方面阐述了观点。围绕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提出了规范基地建设必须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考查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等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实践基地;意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73-01
学前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与实训室训练是远不可能达到标准的。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将课堂教学及实训室训练转化为实践能力最好的途径。为建设专业化、规范性的实践基地,学校在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学前教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立足学校、面向学生、惠及业内、服务社会,是学生了解社会和幼儿园、提高实践能力的桥梁,也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依托实践基地,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行业岗位实践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完成了准职业人的技能训练。
二、制定科学规范的基地管理制度
实践基地应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确保学生正常有序地进行实践学习。
(一)规范实践基地制度管理
学校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条例》《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学生综合评测表》《实践基地的操作规程》,使实训基地的使用和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拥有了满足教学需要、设施功能完备、技术水平先进、示范作用突出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规范实践基地保教行为
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試行)》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一日活动常规要求》,规范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三)规范学生实践学习过程
制定了《实践学习制度汇编》,重视安全保障,全面保证实习生的各项权益。
(四)实践上岗前,进行“三教育”培训
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请企业管理专家、校内教师、历届优秀实习生等到校,全面进行包括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素养教育在内的三方面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五)实践岗位上,强化“三步骤”管理
加强学校、实践基地和指导教师三方的管理,制定跟踪管理办法,强化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实现学校、学生、实践基地科学共管的管理机制。
(六)实践结束后,完成“三方面”总结
通过实践生个人总结、实践基地实习总结、学校全方面总结,为学生签发《实习手册》和《实习证书》,保证实践生的全面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三、建立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利用学校实训基地,结合学习内容定期让学生到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参与式”学习为主,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实践为路径,将专业学习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行动操作相结合,同时辅以观摩考察、活动实践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保教见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深入实践基地进行“入园体验”,通过体验性学习,感受园所的文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的岗位职责,了解幼儿一日常规活动;学习如何运用相应的教育教学技巧,运用游戏方法组织与设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等活动,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幼儿园文化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校园一体化”无缝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四、构建学生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实践学习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培养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的重要保证。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我们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制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考核评价主要从遵守规章制度与吃苦耐劳、职业道德与尊重师长、掌握岗位技能情况等几方面进行,重点在学生工作的态度、教学备课、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然后做出综合评价。为每位实践的学生建立实践学习手册,全面、翔实、公平和客观地记录学生实践学习中的表现,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总之,规范的学前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伟,李敏.培养学前教育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86.
[2]徐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