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小军,许华先
[摘 要]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现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83-01
当代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容易接受很多新思想、新观点,追求个性发展,但自我把控能力弱,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思想意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核心价值观理应处于灵魂统帅地位,这是根本点[1]。因此,推进教育内容新发展,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课堂、入教材、入生活,将其精髓贯穿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当前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时代环境复杂且影响力巨大,职业院校学生身在其中,他们有时价值观混乱、内心纠结,,在是非面前难以做出正确选择,困惑的他们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因此,要想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接受精神引导,那么我们要从内容上改变,根据新情况、新环境丰富内容结构,实现跨越式新发展。只有教育内容符合他们的身心需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前我国主流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实现教育内容的新发展,就应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贯彻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需要,深入学生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接地气、有针对性,充满吸引力[2]。同样,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坚持传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如政治观、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又要根据不同年级具体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不同内容,从而更好地贴合学生的生活,走近生活,走近心灵。
二、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生本理念”
开展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生本理念”。要深入学生的主观世界,思考学生的所思所感,清楚他们面临的处境问题,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样针对性才强、效果才好。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接受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就要把握这几个要素,从学生所思所想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反映学生客观情况。比如,学生心理上遇到困惑,对生命价值认识不清时,这时我们的教育内容就要吸纳这些热点问题,这样学生才更感兴趣,才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
当前,我们在积极开展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十分明显的。部分教育内容出发点是好的,高深的道理虽能够带给学生启发,但不一定是学生所迫切需要的。我们强调生命教育,在课堂、生活反复强调生命的重要价值,学生勉强接受了这些枯燥的理论[3]。可是学生在面临人生重大问题时仍然心存困惑,从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对自身的心理调节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此时教育内容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因此,我们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吸纳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体现学生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的,这样的教育内容才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才有助于学生对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强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思想、观点来源于客观事物或客观现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方面,一个人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不仅来自学校的影响,同时来自社会和家庭等的共同影响,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不同个体在价值观、人生观的表现上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相同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心理发育状况类似,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接受的环境影响具有共性,以年级为群体,同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共性,不同年级学生具有差异性。所以,在制定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时,首先,承认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个体的素质存在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性给予区分,合理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4]。其次,坚持以分类指导为原则,根据其不同的思想特点、心理发展状况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升教育总体水平,进而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实现科学化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文丰.试析职业院校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36-37.
[2]蔡颖,张玉荣,洪旺元,等.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6(2):22-26.
[3]王维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及其创新[J].黄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2-15.
[4]张珊,郗芙蓉.互联网视域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