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晓琴
[摘 要] 职业中专学生教育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仅依靠职业技能在社会立足是远远不够的。职业中专学生的素养,只有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才能从中得到更好的强化。所以要求学校加强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素养、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职业;中专;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90-01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素养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招聘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是急需的,面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时残酷的就业竞争,职业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已不容忽视,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前途和未来负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问题,,建成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下面笔者就来谈谈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提高职业中专学生的素养。
一、职业中专学生素养现状及问题
职业中专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普遍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一些职业院校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欠缺一些素质教育。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错误的道德认识,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冲击着职业中专学生的职业素质,许多学生难以抵抗网络的不良影响,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些现象都是职业中专院校学生面临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学生的素养亟待提高。
二、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意义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校在同类院校中提高竞争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中专类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作用
学校在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职业中专类学校作为技术人员的培养地,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要实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严格规范管理制度
好的管理制度是规范一个学生行为的准则。它可以使学生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从而使之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应创建舒适的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环境,这样不仅给创建自己校园的形象带来好的效果,也会使学生利用好的环境来发展和提高自己,這对提高学生素质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组织有意义的校园活动
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与课堂学习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途径
在这个竞争极其残酷、就业压力很大的时代。知识和能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要了,素质素养问题占据了首要地位。那么职业中专学生要怎样提高素养、提高职场竞争力呢?
首先,这要求学校在课程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素养教育,保证在每个教学环节都注意技能与素养的双发展,塑造全面型人才。通过一系列课程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社会认知的能力,同时把不同职业的职业素养安排到课堂中学习,通过这些课程,教师可以直接有效地把职业素养、道德品质这些好的思想渗透给学生。
其次,要加强对教师的把关,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导师,一定要有很高尚的品质。一定程度上来讲,大学生的素养形成与大学教师的教育和自身品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老师必将给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每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将技能和素养教育同时发展,在培养学生的每个环节严格把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教师应当不断掌握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最新需求,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引导者。
最后,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去学习和总结经验。让大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前了解社会上的人才需求状况。适当地将企业文化融入学校的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企业的文化。这对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企业工作的强度,感受企业对员工素养和技能方面的需求,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强化自身,规范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五、结语
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素养,让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真正地被社会接受。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不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周玉昌,贾海燕,李玉华.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J].中国培训,2017(3).
[2]李玉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