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技工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7-12-2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张进
  [摘 要] 互联网作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也带来新的教育革命,它既对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信息与网络技术使知识的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逐渐被打破,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让互联网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将互联网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变被动为主动,让科技为教学服务,成为当前技工学校教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课题。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交流方式;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011-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互联网+”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1+1”,它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基于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作为一种通用技术,“互联网+”与工业技术革命一样,对人类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的思想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在加速信息传播、开阔我们的视野、扩大人际交流范围等有益之处的同时,互联网也在广度和深度上悄然改变着学生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一方面,由于互联网充实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现代的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互联网成为学生恋爱、打游戏、看小说等的工具。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给青少年从思想上、行为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内容无筛选的传播,对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内容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范围,影响着更大群体的认知和判断。
  一、“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模式的改变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先学后教,先做后学“为特征的“翻转课堂”得以实现,让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改变,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运用“互联网+”教学,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系统、在线资源库、教学软件以及教学视频等进行充分融合,形成“大网络教学”的理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让计算机专业教师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把握时代脉搏,保持“领先”优势。
  二、“互联网+”时代师生交流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往往发生在学校中课上或课下面对面的交互,这种交互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时间是恒定的,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并不能实现人人的有效交互。運用“互联网+”教学,使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流于形式,也不仅限少数的人,借助互联网,破除了传统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交流成为常态。当前情况下互联网将教学的触角伸向任何一个领域的每个角落,甚至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各行各业的名家能手进行即时视频聊天。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自如,手段更为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微博、微信、QQ、手机APP等工具和手段进行,在这些工具或者手段的帮助下,教师不仅能实现与学生实时或延时的交互,同时还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同交流,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互动,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教学交互的效率。师生之间的交流破除了以往学生普遍存在的胆小、害羞等心理因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在互联网覆盖的范围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能够及时引导,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即时给予学生点拨指导。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三、“互联网+”时代评价方式的改变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技工类学校传统评价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试卷或者技能测试进行评价,成绩的差别决定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好坏。“互联网+”评价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通过重新构建评价体系,将企业与行业的评价引入学校评价体系,将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师生互动的情况、平时技能操作的情况等作为评价的结果。而评价的结果也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依据。在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互联网,将对教师的考核也纳入考核内容。如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这也成为学校对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互联网+”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对此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巨大作用,挖掘潜力,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09.
  [2]石纯生.“互联网+”时代的数学教育变革[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6).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